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脏腑"五”、"六”之数的探讨和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五脏六腑中的“五”及“六”两个数目,认为这两个数是古代医家从“五行”和古代的国家机构“六府”比拟而来的,而且其有着深刻的,独具“天人合一”、“天六地五”观念的古代文化观念背景。并认为理解了这个问题,有助于对一些重大中医科研课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2.
盐酸青藤碱醇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盐酸青藤碱醇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不同促渗剂对其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和该制剂的皮肤过敏性。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盐酸青藤碱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最佳制备工艺;同时对其形态、Zeta电位、粒径大小进行分析;以氮酮为阳性促渗剂,研究丁香精油等不同促渗剂预处理离体小鼠腹部皮肤24 h后,对盐酸青藤碱24 h累积渗透量的影响。以豚鼠为动物模型,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所得青藤碱醇质体平均包封率为(66.18±1.84)%,平均粒径为(102.2±10.4)nm,Zeta电位为(52.4±1.5)mV。2%丁香酚预处理皮肤组,盐酸青藤碱醇质体24 h的累积渗透量为412.493 2μg/cm2,大约是醇质体组(未促渗)的1.6倍、水溶液组(未促渗)的5.8倍。该制剂外用对皮肤无致敏性。结论优选得到的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醇质体稳定性良好,经皮给药安全。2%丁香酚可显著提高盐酸青藤碱的体外渗透效果。  相似文献   
63.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中药归经的历史、原理、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进行了概述,为中药现代化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选取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纯天然的洗涤凝胶,并对其进行性能测定.方法 50℃下配制纯天然洗涤凝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的原料配比,并对其去污力和泡沫性能进行测定.结果 主要原料配比m(茶渣提取物):m(豆渣提取物):m(芦荟多糖)=11:3:18.结论 所得纯天然洗涤凝胶绿色环保,稳定性好,去污力强,...  相似文献   
65.
甘草次酸醇质体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甘草次酸(GA)醇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GA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确定GA醇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确定GA醇质体最佳制备工艺为:含GA0.5g的100mLGA醇质体中无水乙醇投入35mL,大豆磷脂3.0g,胆固醇0.2g。所制得的醇质体平均包封率为70.6%。结论以乙醇注入法制备的GA醇质体,包封率高、稳定。  相似文献   
66.
自《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颁布以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化管理的方式,将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全部集中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其中复用鼻镜的清洗消毒方法主要是以1∶270的多酶清洗剂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索电致孔条件下不同电学参数(电压、波形、脉冲宽度、脉冲次数)对青藤碱透皮给药的影响。方法用中药电致孔给药仪产生多种电学参数条件,并以双室扩散池法、HPLC法检测青藤碱透过小鼠腹部皮肤的变化。结果青藤碱的累积透过量与电参数密切相关,在单因素影响中,4个最佳电学参数分别为600V电压、正弦波 方波组合波形、500μs的脉冲宽度、240个脉冲次数。透过量有极显著的增大,与被动扩散相比增加幅度有5~100倍。结论优化的电致孔条件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透皮给药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中医诊断学术语规范研究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方法:明确规范的意义,找出存在的问题,计有:一义多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部分术语定义模糊、不准确、没有定义的情况;症名、证名、病名相互夹杂的现象,仍有存在;中心术语与边缘术语区分不清;新术语增添不够;中医诊断学专业语言中一些名称不是严格的术语却被当作术语来应用7个方面。结论:认为对中医诊断学术语应进行基础性地、发展性地、术语学意义地整理规范,分析现行术语,创立新术语,均应在本学科术语体系的范围内进行。凡可能时,术语都要反映概念的特征,一个概念也只应有一个术语来命名。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索电致孔条件下5种促渗剂对青藤碱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室扩散池,HPLC法定量青藤碱。在一定的电致孔参数下观测电致孔与氮酮、薄荷油、聚山梨酯80、丙二醇和PEG400组合后对青藤碱透皮给药的影响。结果在电致孔条件下,氮酮和薄荷油对青藤碱透皮给药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聚山梨酯80、丙二醇、PEG400的促透作用甚至低于单独的电致孔促透作用。结论在电致孔条件下不同促渗剂对青藤碱透皮给药的效果差异很大,电致孔与促渗剂组合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水凝胶型荆芥油泡沫气雾剂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森  郝保华  李伟泽  岳奇峰  张寒 《中草药》2008,39(2):218-220
目的 研制用于治疗阴道炎的水凝胶型荆芥油泡沫气雾剂.方法 以泡沫消除率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选择工艺处方.考察了制剂的抑菌抗炎效果,并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规定进行检查.结果 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2%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凝胶基质、8%的抛射剂、操作温度30℃,所得水凝胶型荆芥油泡沫气雾剂的泡沫洁白、均匀、细腻且持续时间长(约65 min),抑杀致病菌效果良好,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相关规定.结论 本实验的水凝胶型荆芥油泡沫气雾剂处方设计与制备工艺合理,为荆芥油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制剂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