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医理论里“长夏”、“五季”的纷乱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中医理论的各种医籍里。经常可见到长夏与五季,以及五季与五行对应,一岁时日与五季,五脏的分配的论述。这些论述是纷乱的,有多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这同先秦其它古文献里的情形是一致的。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五季”涉及上古一种和五行有关的一种早已汜灭的历法制度,后世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对此已不了解,有不同的理解,或同当时的历法相混淆,故出现了各种莫衷一是的局面,研究中医有关问题应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栀子苷经鼻给药醇质体喷雾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鼻黏膜渗透性规律和该制剂的鼻黏膜纤毛毒性。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备栀子苷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栀子苷醇质体制备过程中有关影响因素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透射电镜和光子相关光谱仪考察其药剂学性质;以离体猪鼻腔黏膜为模型,考察栀子苷醇质体喷雾剂的体外透黏膜给药规律,并与其脂质体及水溶液进行比较;以在体蟾蜍口腔上腭纤毛在药物溶液作用下持续摆动的时间评价制剂的鼻黏膜纤毛毒性。结果 最优处方条件下制备的栀子苷醇质体粒径为(173.40±71.02)nm,Zeta电位为(?42.50±8.27)mV,包封率为(65.80±2.53)%,载药量为(5.25±0.15)%。栀子苷醇质体300 min经鼻黏膜单位面积渗透量为23.39 μg/cm2,是其脂质体的2.17倍、水溶液的11.03倍。此外,该制剂基本无鼻黏膜纤毛毒性。结论 优选得到的栀子苷醇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能够显著提高栀子苷的鼻黏膜渗透性,可用于鼻腔给药。  相似文献   
53.
54.
止痹痛巴布剂体内外透皮给药的相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止痹痛巴布剂体内外透皮给药的相关性。方法体外试验采用单室扩散池,HPLC法检测接收池中青藤碱的质量浓度;体内试验检测大鼠的血药浓度,采用W-N法计算累积吸收质量浓度。对体外累积透过质量浓度与体内累积吸收质量浓度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回归方程为Y=0.097 24 X+0.323 91,r=0.955 1,体内外相关性非常显著(α=0.001)。结论此方法可用于评价透皮给药系统体内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的规范是中医学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本针对目前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最大限度地反映中医诊断学本质性的基本事实,从概念的内容丰富和规范中医诊断学科体系出发,进一步就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进行规范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基本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6.
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促渗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冰片、薄荷醇和月桂氮芯卓酮对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的直肠黏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含多组促渗剂的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用猪直肠黏膜进行体外促渗作用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直肠黏膜给药后指标成分栀子苷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在多组促渗剂中,以含1%薄荷醇-3%月桂氮卓芯酮组合的促渗剂的促渗效果比较明显,其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为2.856mg和0.355mg.h-1。结论:以1%的薄荷醇-3%月桂氮芯卓酮组合的混合促渗剂促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57.
苦参连翘有效部位制备阴道泡腾栓的工艺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郝保华  邓宏  齐琼 《中成药》2005,27(12):1455-1457
目的:研制以苦参与连翘的有效部位为主要成分的阴道泡腾栓,并建立该制剂的含量测标准及方法.方法:以苦参碱和连翘萜烯为药用成分;运用酒石酸、酒石酸氢钾、碳酸氢钠、硼酸为泡腾剂的因素;鲸蜡醇、海藻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为稳泡剂的因素;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运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辅料参数进行筛选,考察制剂的稳定性,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结果:本制剂泡沫量大、泡沫均匀细腻,且pH值与阴道生理的pH值较接近,制剂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可靠.结论:栓剂中药物释放快、药效持续时间长,是用于治疗妇女阴道炎的较好剂型,所制订的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8.
关于中医学中"心主神志"的说法,历来引起激烈的学术讨论,这种讨论也引起中医理论是否科学,怎样修正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理论必然要发展,但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及正确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譬如,先秦古人及早期的中医学并不是不知"脑主神志",而是由复杂的、综合的历史因素决定了"心主神志"一说,到封建社会中后期以至于今天人们反而逐渐地不了解这种历史变革过程,现今的争论也正缘此而起.笔者试将先秦古人及中医学关于"脑主神志"的资料初步作以归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制用于治疗阴道炎的水凝胶型荆芥油泡沫气雾剂.方法 以泡沫消除率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选择工艺处方.考察了制剂的抑菌抗炎效果,并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规定进行检查.结果 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2%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凝胶基质、8%的抛射剂、操作温度30℃,所得水凝胶型荆芥油泡沫气雾剂的泡沫洁白、均匀、细腻且持续时间长(约65 min),抑杀致病菌效果良好,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相关规定.结论 本实验的水凝胶型荆芥油泡沫气雾剂处方设计与制备工艺合理,为荆芥油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制剂类型.  相似文献   
60.
中医时间医学的独特性:节气时令物候观念与临床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时间医学中独特的节气时令物侯观念及与临床治疗康复的关系。方法:查阅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国内中医多学科、物候学,以及节气时令方面的重要专著,并查阅先秦时期至金元时期的部分相关历史文献,以及维普期刊数据库近10年有关中医物候思想的有关论文,归纳总结了中医药学中时间医学思想与时令物侯观念的特殊关系与发展过程,说明古今节气时令的差异,说明其在医疗康复中的意义。结果:①古代医学家通过实践,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人体受到自然环境的密切影响,所以人体的生理、病理演变规律,也有着与自然四时演变同样的规律。时令-物候-脏腑有密切关系。人体与时间,以及与自然物候因素处于一个动态的生态整体中,在这个整体中,人与植物、动物、水、空气、土壤……以及抽象的时间、温度、湿度、色、味各种因素都组成了一个动态的体系。②从《黄帝内经》始,通过实践总结,古代医家在中医药理论中融进大量时令物候知识,中医时间医学思想中的时间标准往往运用的是与自然相关的节气时令,人与自然协调程度应用的是物候现象标准,这种思想一直指导着临床诊疗、中药药理,以及保健康复中。③古今节气时令的时值有所改变,说明了中医药学中时间医学的物侯观念是来源于古代文化背景及医学实践的总结,反过来掌握这种思想观念又可指导医学实践。结论:中国古代医学讲求“天人合一”,十分注重“天时”与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关系,这同现代医学里的时间医学思想是一致的。了解与研究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节气时令观念,有助于中医药临床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