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肾小管酸中毒误诊为内分泌系统疾病1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小管酸中毒(RTA)是指一组由于肾小管远端排泌H^ 或近端重吸收HCO3^-障碍引起的机体血中碳酸氢盐水平降低,高血氯性酸中毒的代谢性疾病。自国内董氏1958年发表首例RTA后逐渐被临床医生所知晓^[1]。但因其症状多样,临床表现复杂,有时以某一症状突出,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我院1993-2000年间肾小管性酸中毒误诊为内分泌系统疾病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2.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yperleucytic acute leukemia.HLAL)是指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大于100×109/L的白血病,为一高危组白血病,其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时,预后极差,病人可迅速死于呼衰。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等复习有关文献,并报告我院近年诊治的八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且均为L2型,急性髓性白血病6例,其中M5a2例,M5b2例,M2a1例,M4b1例。其ARDS的诊断均符合1998年广州会议ARDS专题讨论会的诊断标准[1]。 二、ARDS时的白血病状态(见表1)。  相似文献   
83.
单能X线和定量CT测量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跟骨单能X线(SXA)测定值和腰椎定量CT(QCT)测定值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上合理地应用跟骨SXA测定仪。方法:应用单能X线和定量CT骨密度测定仪测量了201例正常或病人的跟骨及椎体骨密度,对测量结果进性了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男女人群SXA和QCT的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3和0.638;P<0.001,骨质疏松组SXA与QCT的测定值有非常显的相关性(P<0.001),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则无显的相关性(P>0.05),从年龄上40岁以上女性与60岁以上男性SXA与QCT的测定值有非常显的相关性。结论:SXA测定不能代替QCT测定,但SXA机型小,轻便且价廉,尤其在40岁以上的女性和在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以及患有面骨质疏松的病人,他们的测量结果与QCT有着显的相关性,故在临床上不失为诊断绝经后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4.
意外发现的嗜铬细胞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高血压 ,典型的表现为头痛、心悸、出汗三联症等。自 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了5 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其中以上述典型的临床症状或高血压为主诉就诊的有 3 2例 ,还有 19例系因其它原因就诊作腹部B超或CT检查时意外发现的 ,占同期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 3 7 2 %。为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 ,本文对意外发现的该 1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女性 13例 ,男性 6例 ,年龄 1960岁 ,平均 (43 2± 15 7)岁。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19例病人中常规体检发现的…  相似文献   
85.
医院联合体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温医附一院和市八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前后人力资源的配置与运作情况,探讨了组建联合体后人力资源重组的管理情况,从而实现卫生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6.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测定对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测定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和SXA(单能X线)测量了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松质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脚跟骨的骨密度.结果各年龄组男女患者的骨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合并肾病组QCT测得的椎体骨密度明显低于无肾病组,而SXA测得的跟骨骨密度在女性低于无肾病组,男性则无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会导致骨量减少,但测量仪器、测量部位以及分组方法的不同会影响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综合征群,其患病率在成年女性和男性中分别为1.4%和0.1%。甲减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畏寒、皮肤干燥、粘液性水肿、头发干燥无光泽,声音粗哑、心动过缓以及反射迟钝等已为临床医师所熟悉。此外,尚有累及各个系统的一些少见的特殊临床表现。它们可以是长期甲减的后果,有时也可成为甲减突出的症状。它们对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同样非常有效。本文着重复习甲减某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拮抗了几乎大多数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生物学作用。我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8周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T2受体mRNA表达,同时检测了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且用放免法检测了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初步探讨胰淀素(amylin)对人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胰岛细胞,免疫组化鉴定β细胞后分为对照组(培养液中含56 mmol/L葡萄糖)、胰淀素组(培养液中含10μmol/L胰淀素+56 mmol/L葡萄糖)及氨基胍组(培养液中含10 μmol/L胰淀素+05 mmol/L氨基胍+56 mmol/L葡萄糖),于37 ℃、5%CO2 培养24 h后做胰岛素释放实验,测定培养液上清胰岛素、一氧化氮(NO2-/NO3-)、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原位末端核苷酸标记法(TUNEL)和胰岛素免疫组化双染色法及ELISA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 RT-PCR检测胰岛细胞p53和bcl-2 mRNA表达水平。结果:胰淀素组胰岛β细胞凋亡小体富计系数(217±021)、β细胞凋亡百分数(13%)、NO2-/NO3-(2013±173)μmol/L和p53 mRNA表达水平(034±004)显著高于氨基胍组和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334±131)mU·L-1/1×106 cells、GSH[(56±08) mg/L]和bcl-2 mRNA(007±001)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氨基胍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胰淀素可诱导人胰岛β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胰岛β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引起p53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初步了解温州市社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年龄、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生育次数、哺乳时间与绝经后OP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入选温州市两个社区的912例绝经后妇女进行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一般医学检查及问卷调查,了解OP的发生率,观察不同年龄、月经初潮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年龄及绝经年限的OP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将有意义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有意义的变量,给出OR值与95%可信区间。结果 912例绝经妇女年龄(61.6±6.7)岁,初潮年龄(16.0±1.8)岁,绝经年龄(50.0±3.8)岁,绝经年限(11.6±7.9)年。非骨质疏松者599例(65.7%),骨质疏松者313例(3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P的危险因素是年龄与绝经年限。结论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与绝经后O P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年龄和绝经年限是温州市社区绝经后妇女发生O 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