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71.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回溯性记忆(RM)和前瞻性记忆(PM)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54 例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54 名。采用韦氏记忆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MS-Ⅳ-C)中的逻辑记忆(LM-即时、LM-延迟)和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C-CAMPROMPT)分别评估被试的RM和PM,采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于任务的生活能力测验简版(UPSA-B)评估社会功能,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AIS-Ⅳ-C)评估智商。结果患者组在LM-即时、LM-延迟、基于事件PM (EBPM)、基于时间PM (TBPM)、UPSA-B评分及智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在控制智商后,仍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组UPSA-B 总分与LM-即时(r=0.524, P<0.001)、LM-延迟(r=0.427, P<0.001)、EBPM (r=0.437, P<0.001)、TBPM (r=0.479, P<0.001)、智商(r=0.709, P<0.001)正相关,与年龄、病程的无显著相关性。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BPM (β=0.811, P=0.007)、智商(β=0.610, P<0.001)是UPSA-B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PM和RM损伤,PM比RM对患者社会功能损伤的预测性更强。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探究性眼球运动轨迹异常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35名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1名正常老年人进行眼动检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成套注意测验.结果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球活动的凝视点数(NEF)、反应性探索分(RSS)[分别为(26.88±4.79)分,(3.80±1.87)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41±3.90)分,(5.00±2.1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99和2.19,P<0.01和P<0.05).成套注意测验和WCST中的多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的NEF与注意测验中的节律测验得分、计算测验得分和WCST的正确应答数旱正相关(r=0.25~0.40),与WCST的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呈负相关(r=-0.33,P<0.05).2组的RSS与WCST的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呈负相关(r=-0.33,P<0.05),与WCST的正确应答数呈正相关(r=0.41,P<0.01).结论 额叶功能障碍,注意缺陷和执行功能受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眼球活动异常的神经心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73.
泰安市不同性质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山东省泰安市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泰安市2所公立学校和2所私立学校的中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 232份,收回1 232份,有效问卷1 221份;公立学校学生579人,私立学校学生642人;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中学生轻度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7.8%,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学生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别为5.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恐怖因子外,私立学校女生在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公立学校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私立与公立学校男生仅在抑郁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公立学校比较,私立学校中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女生的心理问题更明显.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吸烟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精神病理症状的影响,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比例吸烟的原因.方法 收集慢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332例)和非吸烟患者(95例)共427例,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22例)和非吸烟患者(41例)共63例,均为男性;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最表(PANSS)评定其临床精神病理症状.结果 (1)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巾,吸烟组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中的情感交流障碍得分[(3.9±1.5)分]、被动或淡漠得分[(3.6±1.6)分]及其总分[(24.0.±8.2)分]低于非吸烟组[分别为(4.4.±1.7)分、(4.0±1.7)分和(26.3.±9.5)分;P<0.05];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7个条目得分及其总分、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总分和PANSS总分与患者每天的吸烟量呈负相关(P<0.05~0.01);阴性症状分量表中的情感交流障碍[比值比(OR)=0.832,95%可信区间(95%CI)=0.691~0.980,P=0.029]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中的紧张(OR=0.534,95%CI=0.363~0.786,P=0.001)进入Logistic模型.(2)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组在阴性症状分量表中的情绪退缩得分[(2.7±1.3)分]、被动或淡漠得分[(2.7 ±1.3)分]低于非吸烟组[分别为(3.5±1.3)分和(3.5±1.4)分;P<0.05];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中的动作迟缓与患者每天的吸烟量呈负相关,自知力缺乏与吸烟量呈正相关(均P<0.05);PANSS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中的动作迟缓(OR=0.589,95%CI:0.350~0.989,P=0.045)进入Logistic模型.结论 吸烟对阴性症状的正性作用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比例吸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5.
图式治疗(Schema therapy)是在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基础上,结合依恋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格式塔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形成的一种整合式的心理治疗模型/[1/]。由Dr. Jeffrey Young创立,主要治疗人格障碍,慢性抑郁症,及其他个人和夫妻的问题。现将图式治疗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非精神科临床医师对心理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编制适用的调查问卷。方法:方便选取北京市2家三级综合性医院,2家二级综合性医院,1家社区医院的共641名非精神科临床医师进行项目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并选取其中38例进行间隔2周的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对作者所在单位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99名医师进行调查,计算其对心理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并与综合医院样本进行比较。结果:(1)问卷保留46题,包括6个维度,分别为焦虑症状及神经症相关问题、精神分裂症相关问题、抑郁障碍、失眠与心理咨询相关问题、脑器质性障碍、对综合医院心理卫生问题现状的认识。对6维度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卡方与自由度之比小于3,误差项RMSEA与SRMR均0.08,各种拟合指数除GFI和AGFI外,均0.90。(2)问卷Cronbachα系数在0.73~0.89之间,重测Pearson相关系数在0.59~0.78之间。(3)综合医院受试对心理卫生知识总的知晓率低于专科医院受试(47.6%vs.90.9%,P0.001)。结论:问卷结构符合编制要求,有较好信效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状况,可在临床中试用。  相似文献   
77.
MMPI 临床诊断效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判别分析的方法检验了 MMPI 在临床区分正常人、神经症与精神病的能力,并建立了可以应用于临床的 MMPI 判别函数模型。经交叉检度检验,MMPI 判别诊断与临床实际诊断的总符合率为 84.48%,Kappa 值为0.77,经显著性检验 P<0.001,说明 MMPI 在国内使用诊断效度是好的,可以做为精神科临床辅助诊断的工具。  相似文献   
78.
使用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对临床诊断为神经症的病人100例及其他组209例进行了测试,并用WHO提供的CIDI计算机诊断程序分别做出DSM-Ⅲ-R和ICD-10诊断。结果,检查者间的信度为0.935:CIDI/ICD-10与神经症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89.00%,KAPPA-0.73,敏感性为67.00%,特异性为99.52%;CIDI/DSM-Ⅲ-R与神经症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90.61%,KaPPa=0.77,敏感性为74.00%,特异性为98.56%;CIDI/ICD-10与CIDI/DSM-Ⅲ-R之间神经症诊断的符合率为92.23%,Kappa=0.78。文章最后讨论了CIDI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9.
坠楼自杀事件目击者创伤性应激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某高校自杀坠楼事件目击者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状况。方法:使用一般情况及事件主观体验问卷和创伤性应激障碍临床访谈问卷,对58名事件现场目击者,分别在事件发生后第三周和第五周进行调查。结果:在事件发生后第三周,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ASD检出率为6.9%,符合PTSD症状标准和社会功能损害标准的目击受害者共6人,检出率为10.3%。事件后三周受害人出现创伤性应激症状和功能损害的比例较高,分别为强烈恐惧害怕65.5%、创伤性分离51.0%、警觉性增高53.4%、再体验84.5%、回避70.7%、和社会功能障碍25.9%。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第三周出现分离症状的目击者比没有出现分离症状的目击者在事件后第五周时表现出了更加严重的ASD和PTSD的各组症状(如分离症状严重程度17.9vs29.7,U=128.5,P=0.001)。结论:1、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早期,受害人心理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一部分受害人出现社会功能变化。2、提示对事件后早期那些不符合ASD诊断标准,但符合PTSD症状标准和社会功能变化标准的受害者应该给与心理干预。3、创伤时分离症状可能是预测受害人出现远期严重应激障碍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0.
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受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组块设计,让10名正常对照和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数字再认(识记2或5个数字并判断是否出现过)和箭头方向判断(左或右),并同时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对比功能磁共振(BOLD-fMRI)成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高、低认知负荷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区(尾状核)激活均增高(P<0.001),左背外侧前额皮层(DLPFC)激活区域有增大趋势。结论:基底节和背外侧前额皮层(DLPFC)功能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受损的中枢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