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热毒清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热毒清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临床疗效及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临床检测HCMV抗体,对其中诊断为HCMV活动感染者14例采用热毒清口服治疗,疗程18-30天;同时应用ELISA,PCR和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等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体外实验研究采用病变抑制法在人胚肺(HEL)细胞培养上测定热毒清对HCMV AD169毒株的抑制作用。结果:14例孕前或孕期活动性感染者,服药18-30天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金叶败毒颗粒对孕早期豚鼠脏器组织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筛选无感染史的雌雄豚鼠受孕,再随机选择孕早期豚鼠分组,每组28只: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感染组腹腔接种豚鼠巨细胞病毒;中药组接种病毒后第1天开始给予中药金叶败毒颗粒,连用14天。接种病毒6天后采集血液,20天后处死豚鼠并无菌采集各脏器组织,应用N-PCR检测有无病毒感染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治疗前孕早期豚鼠血液、唾液腺、心脏、脾脏、脑组织、胸腺、子宫巨细胞感染率分别为82.1%、78.6%、53.6%、21.4%、67.9%、64.3%、60.7%,应用中药治疗后巨细胞感染率分别降低为10.7%、21.4%、3.6%、0%、17.9%、10.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中药金叶败毒颗粒可降低病毒接种所导致的孕早期豚鼠重要脏器组织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和蛋白的影响。 方法:在体外培养的THP-1单核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0.05 mmol/L、0.1 mmol/L和0.2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孵育8 h;或加入终浓度0.1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分别孵育4、8、16 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HP-1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并测序;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THP-1单核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加同型半胱氨酸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表达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在浓度为0.1 mmol/L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表达于4 h开始升高,8 h后逐渐降低。反应产物真实性经测序反应证实。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平均吸光度值随浓度和时间递增而增加(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能诱导THP-1单核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和蛋白。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5岁,以“反复心前区疼痛6年,再发2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自6年前于劳累时自觉心前区闷痛,无放散,阵发性,每次2~3分钟。经体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缓解,未经系统诊治。入院2小时前因劳累上述症状再发。性质,程度同前,休息5分钟左右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BP 130/80mmHg,P78次/分,神志清,呼吸平,口唇无发绀,双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骆驼蓬水提物对高糖作用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对Hippo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葡萄糖浓度为5. 5 mmol/L)、模型组和骆驼蓬高、中、低剂量组(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骆驼蓬高、中、低剂量组再分别加入250、200、150 mg/L骆驼蓬水溶液。通过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通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数目,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EA结构域转录因于1(TEAD1)与大肿瘤抑制基因1(Lat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增加,迁移数目增多;与模型组相比,骆驼蓬不同剂量均可降低细胞活力、抑制细胞迁移(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TEAD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Lats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骆驼蓬不同剂量组TEA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Lats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骆驼蓬可能通过调节Hippo信号通路阻碍高糖作用下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与迁移能力,从而调节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ELISA法检测2577例妊娠早期妇女血清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特异性抗体,对HCMV-IgM阳性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胎儿附属物中的HCMVDNA,将其中HCMVDNA阳性的99例视为感染组,阴性者93例为对照组。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动态现在两组胎儿宫内及分娩时的状况,以及出生后2~30个月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组死胎、畸形、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新生儿平均身高、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婴幼儿期感染组中头颅超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智力发育指数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先天性HCMV感染与出生缺陷,婴幼儿期神经系统、智力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早期绒毛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早期绒毛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邢玮闻良珍王志新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引起宫内感染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为寻找早期产前诊断HCMV宫内感染的方法,我们在监测孕早期孕妇血清HCMV特异性抗体IgM、IgG的同时,应用先进的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再住院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确诊为CKD 5期且开始MHD治疗的两次或两次以上入院的患者45例,并选取同期未再住院的MHD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进入血透时的年龄、性别、终末期肾衰(ESRD)的病因、开始血透时ALB浓度,发生再住院时的时间、原因以及再入院的ALB浓度. [结果]MHD发生再住院的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60±14.6)岁;对照组45例,男26,女19例,年龄24~79岁,平均(59±15.8)岁.再入院时的原因依次为:心功能不全呼吸道感染重建血管通路脑血管病低血压心率失常-心动过缓消化道出血.开始血透时再住院组ALB浓度为(31.76±2.58) g/L,对照组为(33.58±1.68)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6,P<0.05);再住院时再住院组ALB浓度为(30.68±3.84) g/L,对照组为(37.56±4.16)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22,P<0.05). [结论]低浓度的ALB值与MHD患者再住院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旦诊断ESRD,尽早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会减轻营养不良,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金叶败毒改善孕早期豚鼠感染GPCMV所导致的子代生长发育异常的效果。方法:运用N-PCRC,筛选无感染史的孕早期豚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只):空白对照组无特殊处理,阳性对照组腹腔接种病毒,观察组接种病毒并给予中药金叶败毒,孕中期处死豚鼠,观察金叶败毒改善子代生长发育的效果。结果:阳性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妊娠豚鼠感染率分别为100%(25/25)和44%(11/25)、胎盘感染率分别为100%(23/23)和66.67%(12/18)、胎仔感染率分别为95.56%(43/45)和47.54%(29/61)、死胎率分别为31.11%(14/45)和13.11%(8/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44 P=0.001,X^2=8.98 P=0.003,X^2=27.40 P=0.001,X^2=5.10 P=0.024)。结论:金叶败毒可显降低孕期GPCMV感染所导致的死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胎盘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自 1995年 4月起 ,笔者采用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珍视明滴眼液治疗急性鼻炎、额窦炎患者 12 0例 ,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2 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未设对照组 ) ,其中男 5 5例 ,女 6 5例 ;年龄 13~ 6 4岁 ,平均 32 6岁 ;病程 3~ 4天 ,平均 2 6天 ;其中急性鼻炎 73例 ,急性额窦炎 47例。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陈贵廷 ,杨思澍主编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1∶1919— 192 1,1933— 1934)略加修改。急性鼻炎 :(1)受凉、过劳、抵抗力降低、病毒侵入 ,继发细菌感染为主要原因 ,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