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1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373篇
口腔科学   125篇
临床医学   1369篇
内科学   1064篇
皮肤病学   373篇
神经病学   195篇
特种医学   3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48篇
综合类   2692篇
预防医学   1049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1281篇
  9篇
中国医学   1047篇
肿瘤学   47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HL-60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寻找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以AML细胞株HL-60为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学、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周期和细胞因子表达,以及应用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来研究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HL-60细胞高表达CD44;A3D8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HL-60细胞生长。A3D8使HL-60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CD11b、CD14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增高,细胞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减小,核染色质聚集,NBT还原实验阴性,细胞表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呈现向单核细胞系方向分化。结论 A3D8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单核系细胞分化,CD44有可能成为AML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2.
心房颤动(房颤)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低血压、心力衰竭、栓塞、心肌缺血,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1].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施行CABG手术146例,其中术后新发房颤35例,发生率为2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前临床检查大便隐血主要有三种方法:化学法、单克隆血红蛋白抗体法及人血红蛋白联合转铁蛋白法。人血红蛋白联合转铁蛋白法因试剂昂贵,使用较少。笔者使用邻甲苯胺化学法、单克隆血红蛋白抗体金标试纸法多年,并进行了大量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各有长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粪便中血红蛋白〉1.0μg/ml时,两种方法均为阳性;当血红蛋白〈1.0μg/ml时.邻甲苯胺法则不敏感,而金标法只要人血红蛋白浓度少量到0.1μg/ml时,它也能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104.
p2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2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低龄(2个月龄)和高龄(12个月龄)p21(+/+)和p21(-/-)鼠,建立左肾IRI模型。于IRI后0、1、3、7d及1、3、6个月光镜下观察肾小管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力,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IRI后0d,肾小管以坏死为主,高龄鼠比低龄鼠严重、p21(-/-)鼠比p21(+/+)鼠严重(P均〈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IRI 1d后出现,7d达高峰,且高龄鼠比低龄鼠明显、p21(-/-)鼠比p21(+/+)鼠明显(P均d0.05)。低龄鼠IRI后1个月出现SA—β-gal染色阳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而对侧肾此时未见衰老细胞,3和6个月时衰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显著增多,且p21(+/+)鼠比p21(-/-)鼠明显(P〈0.05);p21(+/+)高龄鼠IRI后0d双肾即可见大量的SA-β-gal染色阳性肾小管上皮细胞,且较p21(-/-)鼠显著增多(P〈O.05),但1d后,p21(+/+)和p21(-/-)鼠IRI肾衰老细胞均明显减少(P均〈0.05),1个月后又呈进行性增加,且p21(+/+)鼠始终比p21(-/-)鼠严重。高龄和低龄p21(+/+)鼠PCNA阳性染色细胞出现的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低龄鼠细胞增殖能力要强于高龄鼠;而p21(-/-)鼠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强于p21(+/+)鼠,低龄鼠更为显著(P均〈0.05)。对高龄鼠IRI后1d细胞衰老和凋亡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Cp21(+/+)鼠:r=-0.82,P〈0.001,p21(-/-)鼠:r=-0.76,P〈0.0013。结论 ①IRI可促进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的进程;②已经进入衰老状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遭受IRI刺激后,更易走向死亡[坏死和(或)凋亡];③p21在IRI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儿童埃可30型病毒性脑膜炎6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病毒感染是无菌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因之一。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浙江省龙游县发生一起埃可30型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流行。发病者均是学龄和学龄前儿童。我院儿科收治病毒性脑膜炎6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和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和亚低温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按FMA运动功能评价,2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经治疗6个月后2组有显著性差异.2组GOS评定,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高压氧和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颈胸段骨折、脱位前路减压、钛网、Codman/Slimlock钢板内固定重建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行颈胸段前路C7、T1、C6,7或C7~T1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Codman、Slimlock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15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颈胸段前路减压、钛网、Codman、Slimlock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108.
患者男,56岁。 主诉:左腰部丘疹伴瘙痒1个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均造成左侧胫骨骨折.定期摄X线片,取骨痂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骨痂BMP-2、IGF-1,ELISA法检测血清BMP-2、IGF-1.结果 2周BMP-2灰度值:实验组为149±8,对照组为107±7(P<0.01);2周IGF-1灰度值:实验组为137±9,对照组为103±8(P<0.01).2周血清BMP-2含量:实验组为(3.45±0.12) ng/ml,对照组为(5.60±0.11) ng/ml(P<0.01);2周IGF-1含量:实验组为(5.89±0.12) ng/ml,对照组为(8.36±0.11) ng/ml(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骨折后血清及骨痂中BMP-2、IGF-1减少是导致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差的原因之一;BMP-2与IGF-1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0.
18例小儿预激综合征临床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小儿预激综合征(WPW)形成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的电生理特征,并观察普洛帕酮(心律平)对AVRT的电生理影响,对18例WPW进行食道电生理检查,检测WPW诱发AVRT后的电生理变化并观察心律平对AVRT的疗效。结果:16例WPW前传有效不应期为200~600ms,平均300.94ms,旁路1:1房室传导频率≥190次/min,9例诱发的AVRT为顺传型,口服心律平出现旁路前传导阻滞。提示小儿WPW的旁路1:1房室前向传导速率快,无文氏传导,且旁路有效不应期长短相差悬殊;食道电生理检查可了解AVRT的类型,心律平可作为治疗AVRT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