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仍是世界上人类的主要病死原因和公共健康问题。虽然中国的传统草药冠心二号方在中国及东亚地区广泛地用于治疗冠心病,但是其潜在机制尚不明晰。为了明确它的抗心肌缺血机制,我们招募了15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冠心二号方剂进行研究。比较服药前及服药后1小时这15个人的心率,血压和冠脉流速。结果发现口服冠心二号后,志愿者的冠脉流量成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而全身血流动力学参数却不受影响。此外,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我们研究冠心二号的心肌保护作用。细胞凋亡定量采用TUNEL法,并检测组织中caspase-3活性。冠心二号20g/kg的剂量口服给药,降低了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细胞百分比及caspase-3活性。以上结果表明,冠心二号抗心肌缺血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冠脉流量和抗心肌细胞凋亡实现的减少心梗面积。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2(TSP-2)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和活血组;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再对相应的组分别灌服补阳还五汤及该方的益气药和活血药,在不同的时间点取脑组织并用免疫印迹分析鼠脑TSP-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TSP-2表达无明显变化;模型组TSP-2在脑出血后1d即开始表达,1~7d各时间点表达无明显差异,7~28d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8d达高峰;益气活血组TSP-2表达14~21d时上升趋势较其它三组缓慢,在21d表达较其它三组弱,在28d表达较其它三组强。结论益气活血法有可能通过影响脑出血后损伤区TSP-2的表达,在受损脑组织进行血管重建的阶段,抑制TSP-2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延长血管新生的时间,并在血管重建后期上调TSP-2表达,抑制血管过度增殖,以保证整个血管新生过程的顺利和效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的疗效.方法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取符合诊断的肝胆湿热型的乙肝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2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用西药拉米夫定+中药清肝利湿汤,西药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观察6个月,并定期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其临床疗效及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复常率及HBeAg阴转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HBV-DNA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方面,治疗组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改变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003—12/2004-06湘雅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例(高血压组),观察非洛地平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并用20例正常人(健康组)的血清做对照。结果:高血压组机体内GSH—PX和CAT的水平较健康组明显下降,治疗前两组分别为(171.72&;#177;3.62)活力单位,(0.997&;#177;0.036)mkat/L,(206.12&;#177;9.47)的单位,(1.304&;#177;0.029)mkat/L(P&;lt;0.01),经治疗后。GSH—PX和CAT均明显升高,分别为(181.09&;#177;7.16)活力单位,(1.071&;#177;0.030)mkat/L(P&;lt;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减退,非洛地平可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6.
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机理。方法 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服用天麻钩藤饮 ,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 ,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和过氧化氢酶 (CAT)含量。结果 治疗后 ,两组 GSH- PX和 CAT含量均增加 (P<0 .0 1) ,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 (P<0 .0 1)。结论 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 GSH- PX和CAT含量 ,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 ,防止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 ,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7.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FIB、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冠心病中医不同证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为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将17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内阻、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型6组,选对照组30例,测定FIB、HS-CRP水平。结果:①各组中FIB测值高于正常的比例阳以气虚衰型最高,具体测值为阳气虚衰型>阴寒凝滞型>痰浊内阻型>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心肾阴虚型>对照组;冠心病中医证型中HS-CRP测值为心血瘀阻型>阳气虚衰型>痰浊内阻型>阴寒凝滞型>对照组>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②7组的FIB及HS-CRP水平的两两比较的21对中,均为6对有统计学差异,15对无统计学差异;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阳性率在冠心病的6证型组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FIB、HS-CRP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FIB在阳气虚衰型,HS-CRP在心血瘀阻型中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68.
保心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保心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2例病人分为保心汤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观察患者血浆内皮素(ET-1)的变化和治疗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症状及缺血心电图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心汤组治疗后ET-1明显降低(P<0.01)。结论 保心汤能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浆内皮素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益肾保元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益肾保元汤治疗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升高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数(RBC)(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症状和降低Scr,Bun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益肾保元汤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0.
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清GSH-PX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天麻钧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抗氧化应激的研究.方法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组(治疗组)30例和非洛地平组(对照组)30例,治疗4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变化,并用2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参考.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GSH-PX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11.48,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能增加患者的GSH-PX活力,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防止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从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