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5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647篇
预防医学   30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61篇
  2篇
中国医学   388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结合PCA泵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n=30),第一组(A组)术后包括膝关节后关节囊和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二组(B组)术后仅在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而不注射后关节囊,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三组(C组)术后仅采用静脉PCA泵镇痛。分别在术后2、12、24、48、72小时,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术后2、12、24、48、72小时A、B、C组评分分别为2.0,2.1,4.9;2.7,2.6,5.5;3.5,3.4,4.6;2.4,2.5,3.8;1.4,1.4,2.8。A组和B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评分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静脉PCA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后关节囊可不注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PCA泵。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双(7)-他克林(B7T)对持续性低血流灌注脑缺血老年大鼠学习记忆损害及海马胶质细胞可塑性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CA1区胶质细胞的数量、胞质突起长度等可塑性变化。结果缺血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稀疏紊乱,凋亡多见;对照组和干预组锥体细胞排列整齐而密集,凋亡细胞少见。缺血组海马CA1区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和胞质突起长度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缺血组逃逸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缺血组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和跨越平台区域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5.P<0.01)。缺血组、对照组及干预组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胞质突起长度与空间记忆改善呈正相关。结论 B7T可通过促进海马胶质细胞的可塑性改变,改善慢性脑缺血所致的学习记忆认知障碍。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是学习记忆功能改善的重要病理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93.
毛英贾炜  王海燕 《眼科》2021,30(3):246-248
49岁女性,右眼无光感,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就诊。根据患者病史、眼底表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并着重通过扫频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具体量化左眼视网膜黄斑区血流密度及各层间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改变,判定患者眼部病变程度。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广泛型) 双眼缺血综合征。口服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3个月,左眼视力改善。(眼科,2021, 30: 246-248)  相似文献   
94.
[目的]以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钢板固定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力学效果,并比较解剖型钢板与锁定钢板固定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建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模型分别以解剖型加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内固定的von Mises应力分布、跟骨的von Mises应力分布、位移并比较跟骨及内固定模型应力峰值,分析骨折固定后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解剖型加压钢板固定的有限元模型骨端应力分布均匀,各部分最大应力值小于锁定钢板;解剖型钢板应力集中部位为钢板中后部,锁定钢板应力集中于钢板螺钉连接处;骨折端各部分位移差异较大,其中载距突位移最大.[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关节内碎骨快可随足部负重而产生不同程度移位,存在较高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建议采用一期外固定二期关节融合治疗;锁定钢板与解剖型加压钢板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各具优势,需要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内固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再次肝移植术的手术适应证、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3年4月我中心进行的612例肝移植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16例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率2.61%(16/612).两次移植间隔时间(即首次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6.2±18.3)个月(10 d至64个月,中位时间9.5个月).再次肝移植后总体病死率50%(8/16),围手术期病死率18.75%(3/16);再次移植物存活时间为(37.4±34.3)个月(3d至94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受者平均生存时间(53.6±33.9)个月(10 d至94个月,中位时间57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48.3%.结论 对于肝移植术后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再次肝移植是合理、必要和可行的救治手段.再次肝移植在首次移植6个月后进行,有利于降低再次肝移植的围手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开颅手术治疗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半月内是否出现创伤性脑梗死分为创伤性脑梗死组与无创伤性腩梗死组,对可能造成创伤性脑梗死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是否为多发伤、是否出现脑疝、是否合并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21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8例,非大面积脑梗死13例,创伤性脑梗死发病率11.23%.5例大面积脑梗死颅内压持续增高并形成脑疝再次手术扩大颅骨窗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是否出现创伤性脑梗死与性别无关(P>0.05),与年龄、伤情、多发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P<0.05).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是否出现脑疝、是否为多发伤、是否合并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显著相关性;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才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Couinaud测量与3D影像测量肝脏Ⅷ段体积的不同。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及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肝胆外科数据库中100例正常活体肝脏移植供肝的术前影像资料分别采用常规Couinaud分段方法和3D影像方法测量肝脏Ⅷ段的体积并进行比较。结果:常规Couinaud分段方法计算出来的Ⅷ段肝体积最小为90 mL,最大为588 mL,中位体积为291.8mL,占全肝体积的11%~38%,中位百分比为20.6%。运用3D影像方法计算出Ⅷ段体积最小91 mL,最大为598 mL,中位体积为359 mL,占全肝体积的11.2%~40.9%,中位百分比为27.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影像资料测量得到的肝脏Ⅷ段体积更能符合肝脏的实际体积大小,为术前的精确评估提供更为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行allo-HSCT并在移植后诊断为cGVH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allo-HSCT后初次诊断cGVHD至确诊后9个月。收集allo-HSCT后并发cGVHD患者确诊cGVHD时以及确诊后3、6和9个月临床资料,并采用第4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骨髓移植测评量表(FACT-BMT V4.0)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对allo-HSCT并发cGVHD患者确诊后3个月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及患者年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最终纳入247例allo-HSCT后并发cGVHD患者,其中111例为轻度cGVHD,104例为中度cGVHD,32例为重度cGVHD,三组患者原发病及移植时间构成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46和44.456,P均<0.05)。轻、中、重度cGVHD组患者躯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干细胞移植模块得分以及FACT-BMT V4.0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41.184、16.277、22.695、27.014、60.112和64.645,P均<0.05)。截至2021年6月,247例allo-HSCT后并发cGVHD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48(246,1 867)d,其中68.4%(169/247)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获得CR/PR患者确诊cGVHD时以及确诊后3、6、9个月FACT-BMT V4.0总分分别为152(111,183)、124(95,154)、129(100,157)和152(120,182)分,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44.113,P<0.05)。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GVHD严重程度及糖皮质激素耐药是影响allo-HSCT后并发cGVHD患者确诊后3个月生活质量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FACT-BMT V4.0在allo-HSCT人群中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cGVHD严重影响allo-HSCT后患者生活质量,且与cGVHD严重程度及糖皮质激素耐药密切相关。经治疗后获得CR/PR者FACT-BMT总分呈动态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