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可吸收锚钉治疗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伴远节指间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带线可吸收锚钉治疗急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伴远节指间关节脱位12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3~9个月,术后手指功能良好,畸形完全得到矫正,疗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 可吸收锚钉治疗急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伴指间关节脱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回顾分析4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钉固定髌骨,并对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与40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8.2月)。1例术后2个月因外伤导致髌骨再次骨折,其余均骨性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根据胥少汀等疗效评级:优28例,良10例,差2例。两组病例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横行骨折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效果良好,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结合PCA泵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n=30),第一组(A组)术后包括膝关节后关节囊和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二组(B组)术后仅在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而不注射后关节囊,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三组(C组)术后仅采用静脉PCA泵镇痛。分别在术后2、12、24、48、72小时,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术后2、12、24、48、72小时A、B、C组评分分别为2.0,2.1,4.9;2.7,2.6,5.5;3.5,3.4,4.6;2.4,2.5,3.8;1.4,1.4,2.8。A组和B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评分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静脉PCA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后关节囊可不注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PCA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锚钉固定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撕脱骨折的最佳入路,指导临床手术操作。方法将6具尸体膝关节标本分别进行实验,使用克氏针为导针,进针点为髌骨内外上缘、髌骨体部中点两侧、髌骨内外下方,止于髁间嵴前部。以胫骨髁间嵴前部的垂直线为测量标准线,在屈曲30°、60°、90°及内旋、中立、外旋位时测定克氏针与标准线的夹角(正位A角、侧位B角),并观察进针有无阻碍。结果膝关节外旋位时髁间嵴前部暴露最充分,屈曲90°时,进针没有明显阻碍。第2、4、6组在外旋位、中立位时A角均远大于第1、3、5组,内旋位时小于1、3、5组(P0.01),而B角基本相似(P0.05)。内侧进针时中立位A角远大于外旋位A角(P0.01)。第3、4、5、6组的B角远大于第1、2组结论膝关节屈曲90°外旋位时髌骨内上方进针是关节镜下锚钉固定ACL撕脱骨折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5.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随访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9月运用MIPPO技术使用锁定钢板治疗3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23例,女13例.根据AO/OTA分型:A2型4例,A3型10例,B1型5例,B2型11例,C1型3例,C2型3例.经肩前外侧横行或纵行做皮肤切口,纵行分离三角肌,探及骨折,直视下间接和直接复位.经骨表面肌肉下隧道向骨折远端插入锁定钢板,于钢板远端做纵行切口,远近端分别用锁定螺钉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指导功能锻炼,并评定其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50.1±11.3)min,出血(76.3±18.7)ml,手术切口(4.5±0.8)cm.36例均获随访12~17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1.2)周.按Neer评分标准,总优良率为86%.结论 利用MIP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创伤小、骨愈合时间短,能得到较好的影像学复位,术后疼痛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髋臼发育髋臼旋转中心原位固定与上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髋臼发育不良(DDH)全髋置换术病例中期疗效,其中髋臼旋转中心上移及原位固定各12例,平均随访4.3年,比较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病例随访期内无假体脱位、松动、髋关节感染等发生,二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髋臼旋转中心的选择以软组织平衡为原则,二者术后中期髋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的近期疗效及适应证。方法自2006~2012年,选择20例桡骨头骨折(Mason分型Ⅲ-Ⅳ型)病例行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术后观察肘关节功能并进行评价。结果 17例患者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8个月,平均30个月。按Broberg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8例,良5例,差4例,其中2例因侧副韧带损伤严重,术后肘关节不稳,2例出现异位骨化,肘关节屈伸〉60°,总优良率76%。结论 Mason分型Ⅲ-Ⅳ型行桡骨头置换术早中期效果良好,术后功能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Ludloff截骨术和Cheveron截骨术治疗足拇外翻的疗效。方法自2008-01—2011-03共收治足拇外翻45例,其中21例采用Ludloff截骨术治疗,24例采用Cheveron截骨术治疗。采用AOFAS评分及跖拇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的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45例均获随访平均19(13~27)个月。AOFAS评分:Ludloff截骨组从术前平均47(29~62)分提高到术后86(65~97)分,Cheveron截骨组从术前平均49(31~62)分提高到术后88(71~95)分。Ludloff截骨组:HVA从术前平均30°(22~31°)改善至术后10.1°(7~12°),IMA从术前平均17°(14~23°)改善为术后7°(6~10°)。Cheveron截骨组:HVA从术前平均31°(21~42°)改善至术后9.7°(7~15°),IMA从术前平均19°(15~24°)改善至术后7.1°(6~9°)。未发生感染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中重度足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只要掌握了手术技巧,Ludloff截骨术和Cheveron截骨术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桡骨头置换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11例桡骨头粉碎骨折患者应用LINK单极金属桡骨头置换假体行人工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肘关节功能以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24.5个月.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04 min,平均失血量180ml.肘关节评分: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肘关节屈伸范围82.3°~161.4°,前臂最大旋前60.5°,最大旋后74.3°,无脱位及感染发生.结论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简便易行,早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临床应用小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成人肩标本上,测量腋神经上缘与大结节顶点、肩峰上缘的距离;模拟手术操作,观察肱骨头颈、腋神经、旋肱前后动脉与克氏针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分析大结节顶点、肩峰上缘距腋神经距离分别为34.1±3.7 mm,53.4±5.5 mm;大结节距水平基准线的距离为31.8±2.8 mm,固定肱骨头克氏针在距肱骨头至水平基准线1.5倍距离以上时进针不会损伤腋神经;固定大结节克氏针在≥60°进针时出针点在肱骨颈下方1~2 cm,远离血管神经。结论大结节下0~3 cm是手术操作的相对安全区域,固定肱骨头的克氏针进针点应在距肱骨头至水平基准线1.5倍以上距离,固定大结节的克氏针与肱骨干保持≥60°成角,有助于避免损伤腋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