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正> 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报导选用解毒清热药力较强的定型方药,进行剂型和投药途径的改革,治疗多种感染性高热,收效良好。这一结果启示我们,治疗感染性高热,除采取抗菌的方法外,解毒清热可能也是一种方法。为此,我们从1979年6月至1981年5月,选用自制的“清气解毒针”,静脉给药,对191例多种感染性高热的住院病例,作了分组治疗对照比较,同时进行了相应的药理实验,初步看来疗效尚佳,药理作用另  相似文献   
182.
<正> 中药中的一些名贵稀少药材,或因药源短缺、或因价格昂贵,远不能满足医药之需。近年来,广泛进行了寻找中药代用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不少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中药的临床效果,并给药品管理带来困难。本文拟就中药代用品研究及开辟紧缺中药药源途径问题作一简要讨论。一、关于中药代用品研究的途径中药的代用品,应当是指具有与被代用药相同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药物,即不论在单方或复方中,代用品都应该具有与被代用药相同的药理作用性质和相近的作用强度,至少是应该具有那些能反映该药传统用药经验的、具有临床意义的主要药理作用的药物。如不严格规定代用品的条件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3.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比灵、谷维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4.
目的:建立昆明山海棠生药质量的药理活性评价方法。方法:应用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小鼠LD50测定等方法,研究不同来源的昆明山海棠生药水提物的免疫抑制、抗炎作用与毒性。结果:8种不同地区来源的昆明山海棠生药样品具有相似的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作用,一些样品还能抑制二甲苯性鼠耳肿胀,小鼠LD50在不同样品间的差异不太大。结论: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试验及小鼠LD50可试作为昆明山海棠生药质量药理学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FH IT、C aspase-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利用S-P法检测92例大肠癌和2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FH IT和C aspase-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FH IT、C aspase-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7.8%、79.3%,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92.9%、1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FH IT与D 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C aspase-3与大肠癌分级、5年生存率有关(P<0.05),但与D 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FH IT和C aspase-3呈明显的正相关(r=0.381,P=0.001)。结论:FH IT基因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介导C aspase-3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86.
淫羊藿对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的药理作用是淫羊藿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临床疗效的重要基础,迄今已积累了较多文献。多数报道显示淫羊藿既有性激素样作用,也可作用于丘脑-垂体-性腺/肾上腺轴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从而上调性激素水平;对性器官、生殖细胞、性功能等也有一定影响。但不同或相反结论亦见诸报道,因此仍需切实深入的研究,以阐明其作用机理,并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7.
目的:建立丹参酚酮片中丹参酮ⅡA在大鼠胃肠道吸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胃肠道循环灌注液中丹参酮IIA含量的变化。结果:丹参酮ⅡA在大鼠胃肠道灌注液中48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3%、0.2%。结论:HPLC简便、可靠、可用于大鼠胃肠原位循环灌注丹参酚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8.
关于我国雷公藤类中药研究与应用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公藤类中药评价雷公藤类中药是指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及以它们为原料制备的中药成药,主要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火把花根片)、金关片、昆仙胶囊(风湿平)等。从20世纪60年代末雷公藤作为治疗药物广泛用于临床迄今40年的研究表明,这类药物是中药中对重大难治性疾病具有突出而稳定疗效的少有药物之一,其有效治疗病种集中于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等为代表的自身免疫病,对于这类疾病,除其疗效可与世界同类疾病治疗的化学药物相媲美外,以细胞因子拮抗、免疫调节、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等为作用特点的疗效机理,更使其日益彰显出作为一种新类型药物的价值。在药学领域,一种能同时针对自身免疫病这样的复杂难治性疾病发病过程与机理紧密相关的多靶点、且与该类疾病治疗策略紧密相符的药物的确是不多见的。与突出的疗效相似,之所以受人关注还因为雷公藤又是在中药中具有确定毒性(主要是肝、肾、生殖等毒性)的药物。从历史过程而言,雷公藤的早期应用受到关注的是其疗效,而近期受关注的则是其毒性;从地域而言,而今在我国受关注的是其毒性,而在国外受关注的则是其作用、作用特点与发展前景。作为毒性,自然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但就药物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