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脐带绕颈在我国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13%-25%,它是产程中造成急性胎儿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致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现在产前诊断脐带绕颈并不十分困难,但既使产前诊断有脐带绕颈也并一定是剖宫产手术指征,如能在产前诊断的基础上,产时科学的监测,及时了解产时胎儿宫内情况并恰当的处理,可降低脐带绕颈时围产儿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对陕西省2014—2018年肺结核发病的时空聚集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ArcGIS 10.7软件构建以县(区)为单位,包括地区编码、经度、纬度、人口和发病数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库。2014—2018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分别为3764.00万、3775.12万、3792.87万、3797.77万、3883.48万名,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分别为21596例、21388例、21355例、22517例、21442例。利用GeoDa 1.14.0和SaTScan 9.6软件进行肺结核发病的空间和时空聚集性分析,采用ArcGIS 10.7软件实现地理数据的处理和聚集性地区的显示。 结果 2014—2018年陕西省肺结核发病呈明显的空间聚集性,莫兰指数(Moran I)分别为0.362、0.516、0.597、0.562、0.484,Z值分别为8.202、11.441、13.404、12.850、10.843,P值均为0.001。2014—2018年发病的“高-高”地区分别有15个、19个、18个、20个、20个,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陕北和陕南地区,特别是榆林市和安康市。2014—2018年肺结核分月发病率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一级聚集区分布在安康市及与其接壤的汉中市和商洛市的5个县(区);二级聚集区分布在榆林市及与其接壤的延安市的7个县(区)。除2015年一级聚集区的聚集时间出现在9~11月,其余年度聚集时间均出现在1~4月。 结论 陕西省肺结核发病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性,聚集时间为每年的春季,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榆林市和安康市,应将其作为防控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83.
目的为了获得陕西省肺结核耐药基线数据,为制定结核病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全省108个县区中随机抽取30个县区做为监测点,采集调查期间新登记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4种一线药物异烟肼(H)、链霉素(S)、利福平(R)、乙胺丁醇(E)及2种二线药物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有效病例数1 516例。其中初治1 086例,复治430例。总耐药率为30.34%,初治25.69%,复治4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耐药率为15.96%,初治14.36%,复治20.00%;多耐药率为6.07%,初治5.89%,复治6.51%;耐多药率为5.94%,初治3.50%,复治1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泛耐药率为0.40%,初治0.18%,复治0.93%;利福平耐药率为7.78%,初治4.79%,复治15.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药谱有37种类型,其中单耐药5种,多耐药7种,耐多药11种(含广泛耐药2种),含二线药物的多耐药组合14种。结论陕西省耐药疫情严重,面临耐多药、利福平耐药挑战,耐药谱呈现多态性和复杂性,应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遏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陕西省结核病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结核病发现流程,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首管理单位导出2016—2020年陕西省登记的104 437例肺结核患者病案,收集痰涂片、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痰涂片、痰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率以及检测阳性率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陕西省2016—2020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13.49%(2 664/19 754)、22.68%(5 081/22 401)、35.99%(8 232/22 876)、48.14%(10 438/21 682)、52.65%(9 332/17 724),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9 473.12,P<0.001)。仅分子生物学阳性构成比分别为0(0/2 664)、0.16%(8/5 081)、15.44%(1 271/8 232)、27.58%(2 879/10 438)、31.52%(2 941/9 332),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 971.44,P<0.001)。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率分别为0.01%(2/19 754)、0.38%(85/22 401)、21.11%(4 828/22 876)、52.42%(11 365/21 682)、55.18%(9 780/17 724),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8 269.23,P<0.001)。涂阴患者分子生物学检测率为22.72%(17 976/79 130)。市级定点医院和县级定点医院仅分子生物学阳性患者构成比分别为33.43%(4 032/ 12 062)和11.99%(2 279/19 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96.46,P<0.001)。结论 陕西省2016—2020年分子生物学检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显著提高,但目前陕西省分子生物学检测率与其他省相比较低,在县级定点医院以及涂阴患者中应用较少,应继续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Survivin、MRP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8例宫颈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MRPl、Survivin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NACT前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63.16%)显著高于NACT后(39.47%)(P〈0.05),且NACT前Sur—vivin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92.86%)高于表达阳性者(62.50%)(P〈0.05)。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但与年龄、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MRPl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1%和92.1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化疗前MRPl表达阴性者与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71.88%,两者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MRPl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年龄均不相关(P〉0.05)。结论:Survivin、MRP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但只有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NACT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对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对我院128例产前胎心监护出现异常图形的孕妇、胎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可能导致胎心监护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128例出现胎心监护异常症状的孕妇为异常组,其余1481例胎心监护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可能导致胎心监护异常相关因素。结果具有胎心监护异常相关因素孕产妇117例,占91.41%,经卡方检验(α=0.05),异常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胎膜早破、前置胎盘、重度子痫前期、羊水量异常和高龄等相关因素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胎心监护异常相关因素共126例,占98.44%,经卡方检验(α=0.05),异常组胎儿与对照组脐带缠绕扭转打结、早产儿、羊水Ⅱ、Ⅲ度、足月低体重儿等相关因素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主要与母体因素和胎儿因素有关,只有充分利用胎心监护,提高诊断水平,才能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检测Survivin、Bcl-2、Bax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这三者为核心的细胞增殖及凋亡异常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及对照组10例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Bcl-2、Bax的表达.结果 子宫腺肌病异位内模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显著高于正常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与Bax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子宫腺肌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0例进行对照.结果 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16.67%、1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38%、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参与血管形成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VEGF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9.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CSP)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发生率已达1/1800-1/2216,已超过宫颈妊娠的发生率[1].Jiao研究28例CSP病例结果显示[2]:CSP占异位妊娠的1.05%,CSP与正常妊娠的比例1∶1221,这个"致命切口"现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随现代化诊疗技术的发展,对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过去认为治疗首选子宫动脉栓塞术[3],也有人认为甲氨蝶呤胚胎囊注射加宫腔镜下清宫治疗效果好[4].由于CSP尚缺前瞻性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措施及指南,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均遵循个体化原则[5].现对我院9例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治作一总结并报道.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