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和多发疾病,与宫颈癌关系密切.聚焦超声是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糜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治疗时间短、疼痛轻的优点.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35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温脾汤提取物对正常和脑缺血再灌小鼠记忆功能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温脾汤水提物和醇提物各三个剂量组(1.0g/kg、0.5g/kg、0.25g/kg)。采用反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利用跳台和避暗实验,测试温脾汤提取物连续灌胃10d,对正常和脑缺血再灌小鼠记忆行为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脑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跳台实验中,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温脾汤水提物和醇提物各剂量导致小鼠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以高剂量最明显(P〈0.05)[潜伏期:(187.17±99.00)S,(270.73±44.73)S,(260.45±63.78)S;错误次数(1.75±1.71)次,(0.45±0.69)次,(0.75±0.97)次];避暗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水提物高、中剂量和醇提物高剂量能使脑缺血再灌小鼠的潜伏期延长及错误次数减少(P〈0.05)[潜伏期(157.15±84.91)S,(250.63±58.98)S,(251.12±78.22)s,(245±84.82)s;错误次数(2.15±1.22)次,(0.75±0.89)次,(0.75±1.16)次,(0.625±0.92)次];温脾汤水提物高、中剂量小鼠脑内SOD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MDA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温脾汤提取物可提高正常小鼠的记忆功能,改善脑缺血再灌小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脑组织SOD活力及减少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3.
我科从1980年开始,对收治入院临床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39例患儿采样进行了病毒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标本系从我科1980年1月至1981年12月底收治住院的39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患儿中采集的,共采集脑脊液35份,大便29份,咽拭子34份.将所有上述标本按常规方法分别进行处理,放置低温冰箱中备用.  相似文献   
94.
丹参红花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目的:观察丹参红花注射液(丹参、西红花等)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复制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丹参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脑指数、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丹参红花注射液(7.2,14.4mg·kg-1)能明显减轻大鼠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脑指数、脑含水量的病理变化.同时降低脑内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正常.结论:丹参红花注射液有明显的脑缺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由槐白皮等中药加工而成的烫伤膏I号 ,治疗大鼠烫伤的疗效。方法 在烫伤的大鼠臂部、背部涂以生理盐水 ,京万红烫伤药膏及烫伤膏 1号后观察。结果 烫伤膏I号使烫伤处完全脱痂平均时间为 9 2d ,京万红烫伤药膏平均 9 8d ,生理盐水平均 12 3d。两药组分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生理盐水组有 3只大鼠感染 ,感染率 33%。在烫伤后 2、2 4、72、12 0h分别取各组烫伤标本行病理切片检查 ,其结果除烫伤后 2h所取各组标本无明显区别外 ,其余时间的切片两药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不同。结论 烫伤膏I号治疗烫伤的机制可能与槐白皮的抗菌、消炎止痛、生肌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
姜展朋  刘雪凯  辛勤  柏明见 《海南医学》2016,(11):1853-1855
目的: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15年我院收治的27例CNL患者的实验室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27例CNL患者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平均40.7×109/L,骨髓粒细胞系增生并以成熟中性粒细胞为主,杆状核粒细胞占(21.1±8.0)%,分叶核粒细胞占(44.4±17.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增高平均235.0分,绝大多数患者骨髓红细胞系统明显受抑;25例患者使用马利兰或羟基脲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脾脏缩小及血液中白细胞数下降;2例疗效不佳,仍然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及脾肿大。结论 CNL是一种罕见类型的慢性白血病,以骨髓成熟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化疗和酶抑制剂等疗法对其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SC)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2例116只眼经检查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前后进行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采用OCT对CSC激光治疗前、后不同时期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和高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16只眼OCT图像均表现为单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将116只眼分别于激光前、激光后1周、2周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高度进行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光后4周,OCT检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恢复正常83只眼(占71.55%),激光后6周OCT检查正常111只眼 (占95.69%),1次激光封闭112只眼 (占96.55%),2次激光封闭4只眼(占3.45%).116眼全部治愈.结论 OCT在CSC诊断、疗效观察、病程随访中能客观定量地反映黄斑部视网膜的各层细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儿童复杂眼前段外伤术后的慢性增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增生反应在儿童复杂性眼前段外伤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儿童复杂眼前段外伤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以纤维机化膜形成为的并发症。部分病例以Nd:YAG激光截囊或手术截囊后再次形成机化膜需第2次处理。1例7岁男童其左眼经2次膜切除后形成更加致密的机化膜,最终因继发青光眼,前房消失,大泡性角膜病变而发明。结论:儿童复杂眼前段外伤及其手术如ECCE加IOL植入术后慢性增生反应所形成的不良修复结局,是其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
嵇辛勤  李新梅 《肉品卫生》2000,(6):15-16,43
1 前 言 贵州麻鸭长期受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双重影响,逐渐形成与贵州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优良地方禽种。为了摸清我省家禽品种资源状况,保存和发展地方品种优良基因,为制定品种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省品种资源调查办公室主持下,于八十年代初期,首次组织了贵州麻鸭品种资源的调查。历经安顺、兴义、黔东南、铜仁、遵义以及广西百色、云南陆良、宜良等地(州)十多个县,对  相似文献   
100.
禽葡萄球菌是家禽和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非接触性细菌病。本病最早见于Luect(1982)关于鹅关节炎研究的报告。以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各种禽类均有本病的发生,引起多种形式的感染。禽葡萄球菌病是鸡和其他禽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国内许多省市都有本病的报道,现已成为养鸡业中最棘手的,经济损失严重的条件性疾病之一。作者在一肉鸡群见到典型的皮肤出血坏死的病鸡、死鸡,经细菌学、生化试验的治疗效果观察,确诊为肉鸡急性型葡萄球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