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48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背景: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在肾间质纤维化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目的:观察纤维连接蛋白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72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游离左侧输尿管;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阻时间越长,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越重,纤维化越明显,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即明显增多,且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持续增加趋势,至造模后第14天达到高峰,与同期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在大鼠肾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在肾损伤早期即显著增加,并随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步升高,从而促进肾纤维化的发生。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高表达可能是加重肾间质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2.
商晓青  尤伟艳  马进  常彬  赵瑾  李锋 《农垦医学》2011,33(2):105-109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hRFT1基因rs346821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的分布。探讨hRFT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方法:(1)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仪(MALDI-TOF-MS)对20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及217例哈萨克族正常对照的hRFT1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检测;(2)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对照组基因型频率以确定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hRFT1基因rs346821位点A/G多态中G/G、A/G、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别为18.6%、70.1%、11.3%,在对照组分别为45.5%、46.5%、8%,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13,P=0.00);(2)hRFT1基因rs346821位点A/G多态中G、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53.7%、46.3%,在对照组分别为68.8%、31.2%,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61,P=0.00)。结论:hRFT1基因rs34682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乳腺癌已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西方女性患病的终身风险已上升到1/9[1]。随着人们对乳腺癌意识的提高,加上近些年钼靶、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进步及普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逐渐被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所替代,以及更多敏感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诞生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乳腺癌能够实现早期诊断及治疗[2]。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信息化护理管理在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医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响应时间。结果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对照组为84%,观察组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措施响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护理措施响应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先证者(Ⅲ2)男,49岁,汉族,左大腿根部疼痛半年,发现包块10余天入院。查体:左大腿根部可触及大约5cm×6cm的包块、质坚硬,不活动,皮温正常,无波动感,包块无压痛,左髋关节活动无异常,皮肤感光正常。X线检查:可见左股骨颈处少量钙化(点状)。B超检查:38mm×26mm异常回声。CT检查:可见65mm×34mm和55mm×89mm软组织包块。手术切除后并将切除物送病理分析。病理检查:软骨肉瘤。临床诊断:左大腿软骨肉瘤。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家系调查:本家系4代12人,共7例患者(Ⅰ2、Ⅱ1、Ⅱ3、Ⅲ2、Ⅲ4、Ⅲ5、Ⅳ1)(图1),其中Ⅲ2因功能障碍已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7.
先证者(Ⅲ2) 男,49岁,汉族,左大腿根部疼痛半年,发现包块10余天入院.查体:左大腿根部可触及大约5 cm×6 cm的包块、质坚硬,不活动,皮温正常,无波动感,包块无压痛,左髋关节活动无异常,皮肤感光正常.X线检查:可见左股骨颈处少量钙化(点状).B超检查:38 mm×26 mm异常回声.CT检查:可见65 mm×34 mm和55 mm×89 mm软组织包块.手术切除后并将切除物送病理分析.病理检查:软骨肉瘤.临床诊断:左大腿软骨肉瘤.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口服西乐葆胶囊,每次200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针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疼痛强度评分、指地距离及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指地距离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3.8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基础上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雌激素——葛根素(puerarin,Pue)对氧化应激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多次消化法,由出生24 h以内的Wistar大鼠头盖骨分离OB,培养、传代及诱导分化、矿化等。用0.1 mmol/L H_2O_2制造氧化应激状态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_2O_2组[H'组]、"Pue(10~(-10)mol/L~10~(-3)mol/L)+H_2O_2"组["P+H'"组]和"H_2O_2+Pue(10~(-10)mol/L~10~(-3)mol/L)"组["H'+P"组]。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并测定其微量丙二醛(m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结果与H_2O_2组相比,"P+H'"组和"H'+P"组中Pue10~(-7)mol/L~10~(-4)mol/L使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SOD活性和T-AOC均有显著升高(P0.01),而m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 H_2O_2过量会导致OB的氧化损伤,而葛根素在体外对H_2O_2介导OB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在住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2月10日~2020年2月26日来我院行入院前胸部CT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实验组采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管电压80kV;对照组采用胸部CT检查常规参数,管电压100kV。分别测量、计算并比较两组图像三个层面中肺实质的CT值、图像噪声、肺实质信噪比(SNR)、肺实质 空气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分以及辐射剂量指标,包括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等。 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实质CT值、图像噪声、SNR、CNR、主观评分及CTDIvol、DLP、ED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P<0.05),SNR、CNR、主观评分、CTDIvol、DLP、E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主观评分均高于3分,都能满足诊断要求。 结论 在住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中采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既能满足诊断需求,又能有效降低患者检查过程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