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中54例治愈,仅1例中转手术,有效率98.2%。结论正确掌握适应症,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2.
<正> 近年来,我们在治疗腰腿痛病人中,观察到其中有少数病人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臀医疼痛,和伴有腿痛谓称之“臀腿痛症”,现介绍如下。本组中男7例,女2例。年龄31岁以上7例,41~62岁2例。职业:干部4例,工人3例,农民、市民各1例。发病于左侧5例,右侧4例。发病至就诊时间4个月以内者6例,一年左右者2例,一例在发病后即来就诊。患者诉述,在发病前多无明确诱因,仅1例诉述在乘长途汽车后发病。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脉营养治疗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5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营养治疗,实验组手术前后给予静脉营养治疗各1周.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 CD8+比值的变化. 结果对照组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增加(P<0.05),CD4+/ CD8+比值升高(P<0.01).实验组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亚群及CD4+/ CD8+比值均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围手术期使用静脉营养治疗可明显改善胃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4.
李欣  王春祥  赵滨 《放射学实践》2003,18(12):861-864
目的:探讨对比剂增强自动触发磁共振三维血流成像(3D CE MRA)技术在小儿腹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1年3月~2003年6月对临床拟诊腹部实体肿瘤和腹腔大血管病变的46例患儿行常规MRI扫描和3D CEMRA检查,年龄生后1天~14岁,平均4.8岁。腹部实体肿瘤40例,腹腔大血管病变6例。全部患者检查前行肘静脉穿刺并保留静脉通道.镇静睡眠后注射2~3倍剂量非离子型对比剂。扫描采用Smart Prep Angio。对比剂智能捕捉技术。结果:本组检查成功率97.83%。40例实体肿瘤中,3D CEMRA显示肿瘤起源2例,肿瘤侵犯和包绕腹主动脉11例,下腔静脉闭塞3例,肾动静脉受侵蚀闭塞6例,肾蒂受肿瘤牵拉变细3例,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静脉及睥静脉移位共12例,门静脉及其左右肝内分支受侵犯3例。腹部大血管病变6例。结论:3D CEMRA技术对巨大腹膜后肿瘤的起源定位具有诊断价值。结合多方位的断面图像不仅可以了解腹腔重要大血管被肿瘤浸润包裹和推挤移位情况,而且可对肾脏受浸润破坏情况进行术前评估,从而为临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比较可靠的影像学依据。3D CEMRA是无创显示体腔大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5.
骨的生长代谢由成骨细胞的成骨及破骨细胞的吸收共同控制,而成骨细胞在成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过载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其加载方式、强度、持续时间等因素都可改变成骨细胞的生物特性,进而影响成骨细胞的功能活性。而过载引起成骨细胞应答的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量实验证明,中药淫羊藿苷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一定浓度的淫羊藿苷对骨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综述骨细胞对过载刺激后的反应及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构建三级医院护士长胜任力模型,为三级医院护士长的选拔、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护理管理专家咨询编制护士长胜任力词典,选取3所三级医院的30名护士长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结合对行政领导、科主任发放核检表构建初始模型;基于初始模型编制问卷,选取5所三级医院412名护士长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建立模型框架,验证性因子分析、内容效度及内部一致性检验验证模型结构。结果确定最终的模型结构包括3项一级指标(管理能力、影响能力、个人特质),20项二级指标,每项二级指标分为4个等级。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0.214%;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结构较好;模型整体内容效度为0.950,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890~1.000;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51。结论建立的护士长胜任力模型科学合理,可作为护士长选拔、考核的工具,为医院制定培训计划及护士长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患儿女,7岁,因“腹痛18 h”入院,无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查体:腹稍胀,全腹压痛、下腹著,反跳痛、肌紧张均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4.38×109/L,红细胞3.37×1012/L,中性粒细胞85.9%。甲胎蛋白<10μg/L。超声:子宫及卵巢显示不清,下腹部探及实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高低回声及多发无回声区,边界清楚,考虑肿块来源于附件,不排除卵巢扭转。CT平扫见中下腹部正中膀胱上方椭圆形混杂密度肿物影,边界较清楚,以低密度为主,散在多发不规则高密度影,与左侧附件区关系密切,腹盆腔积液(图1A),考虑肿瘤内伴出血,因病情较危急,未行增强检查。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于左侧卵巢见约11 cm×10 cm肿物伴出血,包膜完整,质软,腹腔内大量暗红色不凝血。行左侧卵巢肿物切除。术后病理:大量非特异性梭形细胞,分化极差,伴软骨分化,核分裂易见,免疫组织化学:Vim强阳性。病理诊断:左侧卵巢肉瘤(图1B)。  相似文献   
108.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用于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可靠性。资料与方法选择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0年 11月间 ,我院 5 0例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 ,包括实质性肿物和囊实混合性肿物。男性 11例 ,女性 39例 ,年龄 16~ 73岁。采用SiemensSonolineElegra型彩超仪 ,探头频率 5MHz。在超声引导下定位 ,采用 2 1GPTC针连接 2 0ml注射器抽吸取材。载玻片按常规方法涂片 ,巴氏染色。将细胞学穿刺结果与术后病理学对照。结  果5 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见表 1。 5 0例均获…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在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1例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3天~8岁,中位年龄2.3岁.11例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10例患儿表现为"漩涡征",1例患儿表现为"换位征",6例患儿可见"鸟喙征",5例患儿表现为肠管扩张、积液,4例可见肠壁及肠系膜肿胀,4例可见腹盆腔积液.结论:MSCTA对诊断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笔者报道了2例儿童少见大网膜梗死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归纳和总结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儿童大网膜梗死相对比较少见,且该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起病类似急性阑尾炎或胆囊炎。超声检查对儿童大网膜病变诊断价值有限,MSCT检查为该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具有诊断特异性。在儿童继发性大网膜扭转、梗死时疾病进展较快,不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容易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等疾病,危及患儿生命。术前进行MSCT检查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程度、累及范围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能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