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8篇
  2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重组抗原(rSj22.6)免疫一批昆明小鼠,获得特异性免疫血清,其与22.6kDa重组抗原和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作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可特异地识别重组抗原和成虫抗原中22.6kDa分子,而正常鼠血清则不能识别。实验中,血清经去除抗大肠杆菌抗体的处理后,其与大肠杆菌的非特异性反应条带被去除,特异性反应的条带则增强。  相似文献   
72.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2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2HSPT0)表达重组质粒,原核表达及纯化重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免疫学特性的初步鉴定。方法从EG2HSP70/pGEM-T/JM109质粒中分离EG2HSP70目的基因,将此片段重组入表达载体pGEX-6P-1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鉴定后以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检测其表达水平,用亲和层析纯化并分离重组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来鉴定重组蛋白的免疫学特性。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pGEX-6P-1/EG2HSP70重组质粒;IPTG诱导表达后,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9%,占裂解物上清总蛋白的70.4%,表明重组的EG2HSP70基因能在BL21中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大部分以可溶性状态存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EG2HSP70,通过Western blot证实该重组蛋白能被细粒棘球蚴囊壁免疫兔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pGEX-6P-1/EG2HSP70重组质粒,重组的EG2HSP70能够高效表达,表达的EG2HSP70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病变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妇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腺癌7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2例及同期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OPN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OPN与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3%、80.00%和63.64%、70.67%,均明显高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P<0.05)。OPN、MMP9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分级及肌层侵润呈正相关(r=0.2879,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OPN及MMP9在子宫内膜癌变发生及发展中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价经动脉插管灌注5-FU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26例置于腹腔动脉14例置于脾动脉1例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导管24小时持续灌注5-FU3—7天。结果 42例中36例经局部动脉药物灌注,病情得到缓解,1例药物灌注后因导管堵塞后改为静脉给药。结论 经腹腔动脉插管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75.
零度位治疗24例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1年8月~2003年3月,对收治肩关节脱位的病人中,24例采取零度复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77.
<正> 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1〕。但是也有一些不良的反应,主要表现在阑尾手术过程中的血压下降,牵拉脏器的手术刺激,引起病人的剧烈恶心及呕吐。从而既影响手术的操作,同时又因为恶心,呕吐容易造成阑尾系膜结扎线的脱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危害。因  相似文献   
78.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ILF技术对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24(15.67±4.9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5.83±1.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2,P〈0.01);VAS评分术前平均(9.17±0.72)分,术后平均(0.42±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1)。结论应用TILF方法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codon72)多态性与HPV相关食管鳞癌的关联性。方法选择435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和550例健康对照,进行p53 codon72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联研究。结果病例组的Arg/Arg基因型的频率高于对照组(85.7%vs 49.6%);Arg/Arg基因型携带者发生食管鳞癌的风险是携带Arg/Pro或Pro/Pro基因型个体的6.48倍(P<0.001)。结论 p53 co-don72纯合子Arg/Arg可能是HPV相关食管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26GST)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预测其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 将编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cDNA经PCR扩增后亚克隆人载体质粒pGEX-6p-1进行表达,并用表达的重组抗原的融合蛋白免疫BABL/c小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Sj338/26GST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32.3%的减虫率及46.5%肝总减卵率;与Sj26GST免疫组相比,rSj338抗原可能使小鼠获得22.5%的减虫率及30.0%的肝总 减卵率。结论 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26GST及rSj338)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可望成为新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