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试剂红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试剂红细胞用于血型鉴定反定型,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制备效期长的红细胞保养液,再用该保养液制备4%的试剂红细胞,2℃~8℃冰箱保存,每周对其进行红细胞抗原性和免疫特异性测定及反定型试验,观察细胞凝集状况。结果:本法制备的试剂红细胞保存期为68d,具有较好的抗原特异性和细胞稳定性,68d以后凝集强度减弱。结论:该试剂红细胞凝集效能良好,红细胞抗原稳定性、免疫特异性好,具有成本低,制作易,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重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7例赵和平,王好善,郭雪萍,郭星君,张建设,李清甫,申纪轩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取重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17例,获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15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1990年上海会议修订的...  相似文献   
83.
补法是医门八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治法,一是因为补药为病人所喜服,二是因为补法为医者所喜用。然而补法应用不当,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前人认为,应用补法应当“分气血,辨寒热,知开阖,分缓急,别脏腑“。下面就此简述自己的临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50例输血后旰炎进行了病原学分析。全部病例血清抗-HAVIgM均为阴性。47例丙肝抗体(抗-HCV)阳性,占94%;其中3例重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3例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均为阴性,占6%。  相似文献   
85.
中风病关系患者生死安危,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减少病残率和死亡率,笔者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现将中风病治疗过程中的证候演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6.
布氏杆菌病50例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赵和平,王勤英山西省太原冶金工业学校卫生科牛玉新我们对我院1968年~1990年收治的50例布病讨论分析如下。资料分析50例系住院患者,诊断均经血清学或/和病原培养证实。一、流行病学资料:①性别:男33例(66%),女17例(34%),男:女为1.9:1。男性发病率高,与接触病畜机会多有密切关系。②年龄:11~65岁,以青壮年发病率较高。③职业:农民21例,工人17例(其中有5例为制做布氏杆菌菌苗工人,1例为饲养员),学生5例,干部4例,教师1例,兽医1例,市民1例。43例(86%)曾与病畜直接或从事皮毛加工、贩卖和制做菌苗工作。④发病高峰:3~5月份,尤以5月份发病最多,与文献报道2~4月稍有差异[1]。⑤病例分布:1968~1970年16例;1971~1975年4例;1976~1980年8例;1981~1985年7例;1986~1990年15例。二、临床资料:①入院前病程:最短两周,最长11年,以2~3个月较多。急性期38例(76%),慢性期12例(24%)。②入院时诊断:正确诊断24例(48%),拟诊21例(42%),误诊5例(10%)。误  相似文献   
87.
我科1990年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肝性脊髓病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取患者静脉血120ml,注入有保养液的石英瓶内,置XL—200型血液辐射治疗仪中,经特定频谱紫外线照射(10个生物量),并高氧同步处理。在治疗仪中缓慢振烫9分钟,再由静脉回输给患者。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间隔10日再给第2疗程。  相似文献   
88.
应用心导纳图测算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优于阻抗法。因导纳仪恒压,且有自动调节系统,可消除一定频率范围的外来干扰,重复性好,且不用计算基础导纳,计算简便,所以可做为一种测定心输出量的较可靠方法。笔者应用心导纳图对正常成人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资料、方法及结果经询问病史、体检、X线、心电图、心脏B型超声波、血、尿常规、生化等检查,筛选出无心肺疾病,无高血压病,无与心血管有关疾病的健康人100例,分为三组。青年组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19~39岁;老年前期组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40~64岁;老年组29例  相似文献   
89.
农村菌阴肺结核病人诊断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中的动态表达,探讨L-FABP在大鼠NAFLD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分别于4,8,12周处死。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ISI。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组织病理变化。并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大鼠的肝脏组织中L-FABPmRNA的表达。结果:4周、8周1、2周模型组大鼠肝脏中L-FABPmRNA表达增强(P<0.01),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L-FABP的表达逐渐增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血清ALT、AST、TC、TG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ISI明显降低(P<0.01)。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可引起L-FABP表达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