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8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395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19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1591篇
内科学   783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590篇
特种医学   6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661篇
综合类   3170篇
预防医学   1195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404篇
  14篇
中国医学   1502篇
肿瘤学   25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gene,PLAU)基因近端启动子区变异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NINCDS-ADRDA年标准收集98例AD患者,以10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筛查PLAU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LAU启动子区多态位点分型,采用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方法 ,研究其与AD发病的关系。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及它们与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中国人群中的PLAU近端启动子区存在两个多态性位点-25C/T(rs2227579)和43G/T(rs2227580)。-25C/C基因型增加了AD发病风险(校正后OR=1.671,95%CI:1.098~2.577,P=0.018),43G/G基因型增加了AD发病风险(校正后OR=1.773,95%CI:1.156~2...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估日本脑炎(J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8年9月我院治疗的28例JE患者,评定其临床资料及6个月时预后。结果 28例JE患者6个月时随访,9名患者死亡,8名患者预后差,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呼吸衰竭、癫、深昏迷(GCS<6)、颅内压显著增高(>240mmH2O)和脑电图异常及影像学病变范围广与结局差相关(P<0.05),而呼吸衰竭、频发癫(>2次)、颅内压显著增高和深昏迷与死亡密切相关(P<0.05)。积极控制成年JE患者出现的癫发作和高颅压可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3.
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脑组织损害而产生的痴呆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的一种类型,其患病率位居老年期痴呆类型的第二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VaD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临床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对痴呆研究的不断深入,VaD的概念已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其目前的诊断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VaD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本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早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8例,女38例.年龄17~52岁,平均34岁.病程2~22个月,平均10个月.右侧42例,左侧54例.合并附睾结核12例,肺结核28例.96例均行常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行药物治疗,无效者行肾切除.结果本组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和腰痛是肾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分别占67.7%(65/96)、54.2%(52/96)、43.7%(42/96)、37.5%(36/96)和22.9%(22/96).KUB+IVU、B超、CT、膀胱黏膜活检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7%、12.5%、37.5%、33.3%.96例采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或吡嗪酰胺(PIA)]治疗6~8个月,临床治愈38例(39.1%),好转43例(44.8%).15例药物治疗无效者改行肾切除.结论尿液检查、IVU、膀胱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对肾结核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NH+RFP+EMB或PIA三联治疗早期肾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45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和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55.5%、41.2%、29%、31.8%和53.8%;IVP、B超、CT、膀胱黏膜活检和MRU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0.2%,57.1%,89.8%,29.1%和85.6%.手术治疗245例,其中肾切除210例,一侧肾切除对侧输尿管再植21例,挛缩膀胱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9例,双肾结核肾积水肾功不全5例行肾造瘘.结果:245例患者中,治愈238例,未愈7例,治愈率97.1%.结论:尿液检查、IVP、膀胱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对肾结核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超、CT、MRU对中晚期肾结核诊断有决定意义.中晚期肾结核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在采用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中,腹腔镜是否较开放手术更具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应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和45例应用开放手术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病例.结果: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两组间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拆线针数上好与开放手术组,但是住院费用腹腔镜组也明礁高于开放手术组.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两组间在手术时间上、术后住院时间、拆线针数上腹腔镜组好与开放手术组,但是位院费用腹腔镜组也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随访两组均无复发和睾丸萎缩.结论:单侧精索静脉曲张,应根据患者要求和经济能力决定手术方式.对于双侧的精索静脉曲张,则可以首选腹腔镜于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复述模式对非识字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按入组先后单双数将80例非识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性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复述式健康教育,即要求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给予口头复述。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7天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复述模式对非识字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房颤)术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75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病例,其中行瓣膜手术+房颤射频消融374例(射频消融组),仅行瓣膜手术38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6~54个月,平均(32±6.23)个月,对比分析2组病例术后脑血管事件随访数据。结果:术后随访证实消融组在术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生存率、窦性心律转复率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房颤的远期疗效确切,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提高远期生存率、窦性心律转复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肺炎衣原体假定蛋白Cpn0146进行定位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使用PCR方法从肺炎衣原体菌株AR39基因组中扩增Cpn0146,并将其插入到pGEX-6P2构建表达质粒pGEX-6p2-Cpn0146并转化大肠杆菌XL-Blue,IPTG诱导其表达融合蛋白GST-Cpn0146。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抗体,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肺炎衣原体的Cpn0146进行定位分析,最后利用软件Expasy和antheprot5.0对Cpn0146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GEX-6p2-Cpn0146和制备了抗Cpn0146的多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pn0146位于肺炎衣原体的包涵体膜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pn0146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与抗原性。结论:肺炎衣原体假定蛋白Cpn0146为一包涵体膜蛋白,其抗原性和亲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伴发心房颤动(房颤)以及未伴发房颤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在左、右心房中的不平衡表达.方法:取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疾患行开胸心脏手术患者左、右心房组织标本,共39例,其中慢性心房颤动患者25例(房颤组)、窦性心律患者14例(窦律组),行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每例患者左、右心房Ang Ⅱ 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AT1和AT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示窦律组患者右心房ATI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左心房(P<0.05),右心房AT2 mRNA表达水平高于左心房(P<0.05);房颤组患者右心房AT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左心房(P<0.001),右心房AT2 mRNA表达水平高于左心房(P<0.05).房颤组患者左、右心房AT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值较窦律组有升高趋势(P>0.05).两组患者左、右心房AT1和AT2(与内参比较)均显示蛋白印迹.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以心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并以左心房改变最为明显.两组患者左、右心房AngⅡ受体表达均不平衡,房颤组患者左、右心房表达不平衡较窦律组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