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表现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及缺失,残余区域出现Levy小体等特征性病理变化,但从病理发生变化至出现临床表现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前期过程.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临床和病理改变为特征的慢性或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公认的确诊依据是病理学活检,即在大脑皮质、海马、杏仁核等部位检测到老年斑(SP)及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等特征性病理变化.目前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常规影像技术都只能在AD患者已经发生了脑萎缩和脑功能改变之后才能检测到,随着分子核医学技术的发展,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等分子显像设备在AD的研究中显出了其独特的价值,能够在活体内进行早期、无创伤的特异性神经显像及量化分析[1],有可能在分子水平发现AD早期的生化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多巴胺D3受体(DRD3)在药物依赖中的作用受到大量关注,药理学实验证明DRD3受体参与成瘾药物的强化和奖赏作用[1-2].DRD3通过G蛋白的Gi/o亚型与腺苷酸环化酶的耦联非常有效,当然也包括其他的转换机制,如有丝分裂激活的蛋白激酶,以及K+通道[3].本文详述有关DRD3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小儿癫痫临床下发作的EEG和SPECT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应用SPECT和^99mTc—ECD定量测量CBF和rCBF数学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根据Fick原理,设计了适合用SPECT和脑灌注显像剂^99mTc-ECD定量测定全脑血流量(CBF)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两种模型。在采血法数学模型中主要修正了脑平衡时间,改进了N值测定法;在非采血数学模型中采用头颈部平面像,由颈总动脉影像注得动脉血中^99mTc-ECD的浓度;提出SPECT断层像和平面旬之间计数比例关系。用两种数学模型测得CBF和rCBF近似文献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ADHD分子影像研究进展,主要显示了额前区和纹状体区血流灌注减少以及纹状体区DAT密度增加,以右侧为著。形态学研究也显示了右侧额前区和右侧纹状体区体积缩小。认为ADHD病理生理基础可能是额-纹状体通路相关脑区异常,而且以右侧为主导。至于颞叶区、顶叶区、枕叶区及小脑区异常在ADHD发病机理的地位应该是次要的,代偿机制或者合并其他障碍可能引起上述脑区变化。因此,在ADHD诊断及疗效评估方面,形态结构影像临床应用有限,而分子影像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用SPECT研究针刺对局部脑血流量和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少微  王凡 《深圳医学》1996,9(2):23-24
  相似文献   
18.
采用99mTcO7常规作甲状腺显像,诊断甲状腺腺瘤、腺瘤伴囊性变、单纯囊肿、癌。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远高于B超(50%)及临床诊断(30%)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20.
针刺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5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研究针刺效应发挥作用的机理,60年代中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临床应用,7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又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取得了很多新进展。现仅就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简略回顾。1循经感传现象的客观存在循经感传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和循经性等特点。全国经络协作组对32905人调查发现,循经感传现象存在于各种人群之中。在以低频电脉冲刺激经穴进行普查的条件下,它的出现率为20%,其中显著型者占0.2%~O.4%。在不同地区、民族、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之间,循经感传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异。对非洲国家居民调查发现,黑色人种同样存在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率比中国人高。环境和温度对循经感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