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6 毫秒
71.
目的研究负压治疗在严重胫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骨外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7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胫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骨外露无法直接闭合创面的患者20例,Gustilo分型:ⅢB型16例,ⅢC型4例。采用急诊扩创、外固定架同定骨折、创面负压吸引治疗,后期根据需要更换VSD敷料、延期缝合或二期植皮、转移皮瓣、换药等措施修复创面。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及骨外露的4例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结果所有创面最终都获得良好愈合。6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覆盖,10例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植皮,5例延期直接缝合创面,3例创面缩小换药后愈合。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在胫骨骨折外露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以简化手术、降低风险、减少医疗费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心脏双能量CT对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临床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行心脏双能量CT检查。重建冠状动脉CTA图像(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DE-CTA)和双能心肌灌注图(dual-energy CT perfusion DE-CTP)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灌注缺损的评判,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和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为参考标准,评价心脏双能量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灌注缺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入本研究;2.DE-CTA显示408段冠状动脉,其中44段冠状动脉狭窄≥50%,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考标准,DE-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8%、97.70%、86.20%及98.29%,准确性为96.58%;3.DE-CTP显示心肌节段476段,其中90段显示心肌灌注缺损,以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为参考标准,DE-CTP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93.09%、74.07%及96.58%,准确性为91.71%,DE-CTP诊断心肌灌注缺损与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肌灌注缺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4(P<0.001)。结论:双能量CT作为一项新的成像方法,不仅能够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还能对病变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73.
梁丽英  陈晶  贺毅 《天津医药》2011,39(7):622-624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阿霉素中毒性心肌损伤模型(ADR)小鼠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大、中、小3个剂量组)、阿霉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建立ADR,实验结束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心脏系数和心肌组织中GSH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74.
莴苣叶鲜汁对离体平滑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莴苣叶鲜汁 ( LSFJ)对离体平滑肌的作用。方法 :制备离体兔胸主动脉环、支气管环和小肠标本 ,记录给药后 3min或 5 min的张力变化。结果 :LSFJ对血管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 5 %、1 0 %和 1 5 %分别使其张力降低 1 3.4%、1 9.62 %、2 8.9%和 2 1 .0 %、40 .2 %、66.4% ;对小肠平滑肌收缩作用加强 ,分别使小肠标本张力增加 66%、71 %和 82 %。结论 :LSFJ具有扩张血管 ,减少血流阻力 ,降低动脉血压 ;舒张气管平滑肌 ,减少气道阻力 ;兴奋小肠平滑肌 ,促进小肠运动  相似文献   
75.
贺毅 《长寿》2006,(4):39-39
白居易不仅与先贤比,还与当时的农民比,他曾在《知足吟》一诗中写道: 不种一垄田,仓中有余粟。不采一株桑,箱中有余服。官闲离忧患,身泰无羁束。中人百户税,宾客一年禄。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是物皆有余,非心无所欲。吟君未贫作,同歌知足曲。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 白氏认为自己作为朝廷官员,再贫也贫不到哪里去,与劳苦农民相比,应当感到极大满足。在当时,这是难能可贵的思想,也是白氏“知足常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正>由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静脉溶栓的再灌注治疗能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显著改善预后,因此被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推荐治疗策略。然而,即使采取了早期再灌注治疗,STEMI患者1年的死亡率仍达10%。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引发的心肌组织细胞损伤显著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目前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治疗降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然而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仍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方法回顾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复查冠脉造影的连续病例201例,排除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风湿免疫性疾病、支架植入术后小于12个月的患者(16例),ISR患者(88例,ISR组)以及非ISR患者(97例,非ISR组)纳入研究。比较2组临床特征,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学指标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ISR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1.55±1.02)vs.(1.23±0.57)mmol/L]、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0.68±0.30)vs.(0.58±0.23)mmol/L]、血清补体C1q[(184.96±37.22)vs.(157.98±20.93)mmol/L]、花生四烯酸介导的血小板聚集率[(11.85±16.79)vs.(6.94±2.53)%]显著高于非IS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血清补体C1q与ISR呈正相关,其诊断ISR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P<0.01。以168.95 mg/L为血清补体C1q截点值,其诊断ISR的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补体C1q>168.95 mg/L与ISR呈正相关(OR=4.62,95%CI:2.05~10.40,P<0.01)。结论血清补体C1q水平与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是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因素之一。血清补体C1q是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的潜在靶点,其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补肾通筋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8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补肾通筋汤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服用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与VAS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6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筋汤加穴位注射治疗膝骨性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与脐血多能干细胞(CB-SCs)共培养的淋巴细胞对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治疗潜能。方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CB-SCs;从小鼠脾脏分离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与CB-SCs共同培养72 h或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将AD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与CB-SCs共培养的淋巴细胞,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单独培养的淋巴细胞。注射结束后进行行为学实验,流式细胞学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浆中TNF-α和IL-10的表达,PCR检测AD小鼠脑内炎性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D小鼠脑内淀粉样斑块(β-amyloid,Aβ)含量。结果 1)实验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2)实验组小鼠脑内的Aβ沉积量低于对照组;3)实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s百分比及血浆中的抗炎因子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中的促炎因子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P0.001);4)实验组小鼠脑内IL-10的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TNF-α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脐血多能干细胞共培养的淋巴细胞对AD小鼠具有免疫治疗作用,主要通过增加Tregs细胞的比例并增强其抗炎功能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