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贺娟  贾丽枝 《现代保健》2009,(35):111-112
目的对比总结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治疗中护理对出血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或门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应用华法林患者共191例,其中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共86例(1组),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105例(2组),对第2组患者进行护理全程干预,对两缉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组轻微出血5例,占5.8%,严重出血3例,占3.5%。2组轻微出血7例,占6.7%,严重出血0例。1组出血率高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血是华法林应用的严重并发症,用药过程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进行用药知识宣传、跟踪回访、督促按时复查国际标准化比值,对预防出血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草果知母汤的抗痫作用机理。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观察草果知母汤对戊四唑(PTZ)诱导癫痫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草果知母汤能明显降低 PTZ致痫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并对癫痫发作有良好的拮抗作用。结论:草果知母汤的抗痫作用可能与减少癫痫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提高惊厥域值有关。  相似文献   
9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病,而是要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我科将人文关怀理念融人到护理工作之中,把浓浓的人文色彩渗透到病房的每个角落,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心理压力,营造了宽松的治疗环境,对病人的疾病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4.
梁惠  贺娟  董春景  马爱国 《营养学报》2005,27(6):502-505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terpenoid extract,LET)的抑瘤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及对S180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orn法检测其安全性(LD50)。建立S180荷瘤鼠动物模型,采用LET低、中、高剂量(25、50、100mg/kgbw)灌胃,空白对照组以大豆色拉油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0d。测定抑瘤率;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LET诱导的S180细胞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LET的LD50>3160mg/kgbw属低毒。LET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平均瘤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抑瘤率达39.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ET低剂量组的胸腺指数上升、高剂量组的脾指数上升(P<0.05),LET低、中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高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0.01)。LET中剂量组S180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LET使用安全,可明显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导S180细胞凋亡和阻断该细胞于G0/G1生长期有关。  相似文献   
95.
制备三列凹顶藻和松节藻醇提物,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海藻醇提物中Na、K、Ca、Mg、Fe、Zn、Cu、Mn8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海藻醇提物含有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其中宏量元素以Na含量最高,微量元素Fe含量最丰富。  相似文献   
96.
海藻提取物抑瘤活性及抗氧化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松节藻提取物对接种S180肉瘤细胞株小鼠的抑瘤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Horn法检测松节藻提取物的安全性(LD50).给予荷瘤鼠喂饲25、50、100 mg/kg松节藻提取物,并设空白及阳性对照组,测定抑瘤率.以体内实验进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测定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以试剂盒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松节藻提取物的LD50〉3 160 mg/kg,属于低毒;松节藻提取物各个剂量组的平均瘤质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其中50 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达到36.1%;松节藻提取物25 mg/kg剂量组对10 μmol/L的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血浆S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结论松节藻提取物为低毒化合物,使用安全;松节藻提取物可有效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松节藻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7.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HCI)是指缺血性卒中患者由于梗死区血液再灌流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由Fisher等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这一术语.临床上HCI并非少见,且病死率较高.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对其认识也日益加深.现将我院收治的HCI 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98.
30例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5年以来收治自发性小脑出血病人 30例 ,现将其临床及CT所见 ,结合文献报道小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 18例 ,女 12例 ,均经头颅CT证实为小脑出血。年龄 2 7~ 82岁 ,平均 6 4岁 ,其中 2 7~ 39岁 2例 ,40~ 5 9岁 2例 ,6 0~ 70岁 2 3例 (占 76 6 7% ) ,71~82岁 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 5例 ,冠心病 4例 ,糖尿病2例 ,5例有“脑出血”史 ,3例有“脑梗死”史。1.2   临床表现  30例均于活动中急性发病 ,发病时血压高于 2 2 / 13 ;kPa2 2例 (占 73 33% )。发病后 3h内出现…  相似文献   
99.
降浊合剂对MSG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比较降浊合剂对MSG(L 谷氨酸钠)肥胖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的影响。 方法 8~10周龄的雄性MSG大鼠64只,随机分成罗格列酮组、降浊合剂高剂量组(高剂量组)、降浊合剂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每组各16只,降浊合剂高、低剂量组每天分别以降浊合剂浓缩液20 mL/kg、10 mL/kg灌胃,罗格列酮组按每天20 mg/kg(10 mL)予罗格列酮水溶液灌胃,模型对照组以蒸馏水10 mL/ kg灌胃,连续给药7周。观察给药前后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血清空腹胰岛素(Ins),给药后各组FFA、脂肪/体重,并计算ISI。 结果 经过药物干预7周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的TC、FBG、Ins、脂肪/体重、FFA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对照组,其中给药后TC显著低于同组给药前,FBG、Ins显著高于同组给药前水平,给药后罗格列酮组Ins则显著低于同期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SI显著高于同期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给药后ISI均较同组给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同期模型对照组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FFA高剂量组〔(314.81±110.25)μmol/L〕、罗格列酮组〔(305.56±92.33)μmol/L〕均显著低于同期低剂量组〔(375.00±219.95)μmol/L〕 (P<0.05)。 结论 降浊合剂能显著降低MSG大鼠血清TC、FBG、Ins、FFA水平,其降低FFA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但对成长期MSG大鼠ISI的影响不明显,不能逆转MSG大鼠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并早产(PPROM)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8例PPROM的临床资料,并对不同孕期28~31 6W、32~33 6W、34~36 6W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孕期的三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三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新生儿感染、围生儿死亡率有显著差别且孕龄越小围生儿病率越高.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分析并处理PPROM发生因素,可减少孕产妇发病率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