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丹皮药材中丹皮酚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ODS-1(4.6 mm ×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溶液(pH=3.0),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为30℃。结果 丹皮酚在2.05~20.50μg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 RSD均<1%。结论不同产地丹皮药材中丹皮酚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2.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吴茱萸的活性成分。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用IR、NMR和MS等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获得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Ⅰ)、吴茱萸次碱(Ⅱ)、吴茱萸内酯(Ⅲ)和羟基吴茱萸碱(Ⅳ)。结论 首次系统归属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波谱数据。  相似文献   
33.
吴茱萸次碱对心脏过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心脏过敏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激活辣椒素受体。剌激内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释放的关系。方法 预致敏的离体心脏用K-H液恒压逆行灌流,从侧管中注入牛血清白蛋白(5 mg),造成过敏损伤。测定冠脉流出液中CGRP和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预致敏的豚鼠心脏受抗原(牛血清蛋白)攻击引起冠脉流量(CF)显著减少,左室内压(LVP)和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降低,同时伴有心率(HR)的增加和P-R间期的延长。两个浓度吴莱萸次碱(0.3或1.0 μmol·L-1)均能显著抑制抗原攻击所致的心功能抑制,表现为LVP、±dp/dtmax和CF升高,P-R间期明显缩短,并能同时促进CGRP的释放和降低心肌组织TNF-α的浓度。昊茱萸次碱对窦性心动过速无明显影响。吴茱萸次碱对心脏过敏损伤的保护作用能被一种选择性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所取消。结论 吴茱萸次碱对心脏过敏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促进CGRP释放所介导,其心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TNF-α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4.
川东獐牙菜一个新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利用UV,IR,NMR,MS等方法确证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方法研究了7个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甲氧基-1,4-二羧基苯(VIII);1,5,8-三羟基-3,4-二甲氧基酮(IX)和1,8-二羟基-3-(3′-羟基-丁氧基)酮(X)。结论X为新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VIII和IX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5.
Aim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olygala aureocauda Dunn.. Methods Chemical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mainly by spectroscopic means (UV, IR, MS, ^1HNMR, ^13CNMR, HMQC, HMBC). Results Thre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3-hydroxy-1,4-dimethoxyxanthone (Ⅰ), 1,7-dihydroxy-2,3-methylendioxyxanthone ( Ⅱ ), 7-hydroxy-1-methoxy-2, 3-methylendioxyxanthone ( Ⅲ ). Conclusion Compounds Ⅰ -Ⅲ were isolated from Polygala aureocauda Dunn. for the first time, whereas compound Ⅰ is a new xanthone.  相似文献   
36.
川东獐牙菜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川东獐牙菜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公司HYPERSIL BDS C18(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0.03 mol·L-1,pH=3.0),梯度洗脱(ACN%:0 min 10%,15 min 20%,30 min 35%,50 min 55%),柱温为25 ℃,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初步建立了川东獐牙菜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指纹峰,并利用对照品对7个共有指纹峰进行了标记.结论利用川东獐牙菜HPLC指纹图谱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川东獐牙菜药材的内在质量,有助于该药材的标准化种植.  相似文献   
37.
川东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活性成分。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用UV,IR,NMR和MS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V);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VI)和1,8-二羟基-3,4,7-三甲氧基酮(VII)。结论VII为新酮,其余两个酮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乳香挥发油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先采用单因素考察,选取出对脂质体包封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和水平,再以包封率为考核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处方和工艺组合。结果:各因素最佳的水平组合为:胆固醇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6、药脂重量比为1∶6、制备温度为60℃。结论:验证3批脂质体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82.4±1.5)%,所制得的乳香挥发油脂质体包封率稳定,筛选出了乳香挥发油脂质体最佳的处方及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乳香挥发油体外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乳香挥发油对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吖啶橙染色,观察SMMC-7721的形态学变化;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乳香挥发油对细胞DNA降解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乳香挥发油诱导SMMC-7721凋亡的凋亡率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乳香挥发油浓度为0.7、0.07、0.007、0.0007、0.00007mg.mL-1作用24h时,能抑制SMMC-7721的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在浓度为0.07mg.mL-1时,作用48h或72h,电泳结果显示了DNA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凋亡峰,且细胞被阻滞于G1期。间接免疫荧光法的结果表明,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增强,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乳香挥发油能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并可能通过上调线粒体内bax/bcl-2的表达比例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而且其诱导的凋亡具有细胞周期依赖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DMB)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分别加入1、3或10μM DMB孵育12-48 h。细胞组织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型胶原的合成;逆转录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水平。结果体外培养的HSC-T6表现为激活状态,表达α-SMA和合成I型胶原。处理DMB能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HSC-T6表达α-SMA细胞数目和I型胶原的合成,且呈浓度依赖性。而且,DMB能浓度依赖性降低HSC TGF-β1和CTGF mRNA水平。结论DMB能抑制HSC的活化,其作用与抑制TGF-β1-CTGF促纤维化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