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由于近年来医疗技术上的进展,许多原在数年前常死在产时或生后不久死于某种并发症的有严重产伤、先天缺陷或极度未成熟的婴儿已能存活,而今临床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乃是这些存活婴儿的质量要求和影响他们日后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一、高危婴儿的识别1.出生低体重婴儿:在生后一年内的死亡率较高,身长体重偏低,常患呼吸道感染,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并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种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特点,揭示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在中医证候上的差异性与统一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归纳、分析其症状及中医证候,并对3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的证候特点进行总结、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本虚证早期以脾肾气阴两虚以及脾肾阳虚为主,中期脾肾阳虚突出;在标实证中,早期以湿热、血瘀为主,中期以湿浊、湿热为主。高血压肾病早期以肝肾阴虚、脾肾气虚为主,中期脾肾阳虚、脾肾气虚为主;标实证以湿热与瘀血互为消长变化。肾炎后肾衰早期以脾肾阳虚为主,中期阳虚更甚,标实证以血瘀、湿热为主。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种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特点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3.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是否对学生就业、考研等选择存在影响,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理性规划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平衡学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硕(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矛盾,改善就业前景.  相似文献   
104.
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经典名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针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古代经典名方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基础研究薄弱、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不明确等。为此,本文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古代经典名方的研究现状、发展机遇及现代化研究策略方面,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古代经典名方现代化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古代经典名方在骨伤科领域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5.
谢璇  李世增 《世界中医药》2023,(24):3572-3576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案进行数据挖掘,从客观角度,验证及分析李世增教授运用隔脏治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诊治规律及用药特点。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对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李世增老师门诊治疗慢性胃炎的207个处方进行数据挖掘,主要运用软件中“数据分析”模块中“统计分析”“方剂分析”“症状分析”功能,进行治法、用药及其组方规律分析。并基于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展示药物关联规则网络视图。结果:所有处方涉及治法40个,前5位按频次由多至少依次为健脾、和胃、疏肝、清化、养心。所有治法按涉及脏腑统计,14个治法涉及脏腑,统计其包含处方数发现从脾、胃论治最多,其次是从肝论治。207个处方中包含146味中药,用药频次≥50次的药物34个,其中炙甘草、连翘、太子参、白术、蒲公英、丹参、白豆蔻、佛手、延胡索、白芍使用频次>100次。处方中药物按四气分布以寒性药物最多;五味分布苦味最多;按归经分布以脾经最多;按药物功效分布前5类依次是补虚类、理气类、清热类、活血化瘀类、利水渗湿类。结论:李世增老师治疗慢性胃炎,以清法贯穿始终,归肺经、肝经药排第二、第三,体现“隔脏治疗法”选药特点,常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常春藤皂苷元对骨肉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0、5、10、20、40 μg/ml的常春藤皂苷元处理骨肉瘤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用半数抑制浓度的常春藤皂苷元处理骨肉瘤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结合免疫球蛋白(BIP)、内质网氧化还原酶1-Lα(Erol-Lα)、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剪切型Caspase-12(Cleaved Caspase-1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水平。结果:5、10、20、40 μg/ml的常春藤皂苷元均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与0 μg/ml常春藤皂苷元作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抑制浓度的常春藤皂苷元处理后的骨肉瘤细胞G1期比例升高,细胞凋亡率也升高,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细胞中BIP、Erol-Lα、PDI、Cleaved Caspase-12蛋白水平升高,Cyclin D1蛋白水平降低,与0 μg/ml常春藤皂苷元作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春藤皂苷元通过影响内质网相关途径将骨肉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诱导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07.
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铀  谢璇  黄伟铮 《广东医学》2007,28(3):476-477
目的 观察中医的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电子胃镜及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对照组63例.观察组运用中医的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后复查电子胃镜.并将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 中医的活血化瘀法联合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阻止和逆转癌前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8.
泮托拉唑联合卡络磺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铮  谢璇  王赛娇  沈铀  郑明强 《吉林医学》2013,34(18):3542-354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卡络磺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卡络磺钠联合泮托拉唑,对照组使用泮托拉唑。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卡络磺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患者男,60 岁.因"口干、多饮1 年,肤色增重、下肢水肿半年"于2009 年5 月4 日入院.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无明显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 型糖尿病".口服"格列齐特控释片30 mg/d" 控制血糖.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及手背皮肤肤色逐渐增重,下肢水肿,伴有乏力、淡漠,为求诊治入我科.病后,无头痛及视物改变,无怕冷、体毛脱落,精神差,食纳可,夜休差,二便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10 余年.青光眼病史10 余年,2 个月前于我院眼科行青光眼手术.鼾症6 年余,有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否认肝炎、结核病病史.否认糖尿病家族史.从事销售工作,已退休.否认有毒物等特殊物质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110.
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必然会接诊本病患者,特别是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由于抗茵药物的不规范应用而成为治疗上一个棘手的问题。为此,我们专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的专家们,请他们谈谈有关反复泌尿系统感染中医药诊治方面的相关知识,以期对临床医生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