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某矿区1 678名已婚妇女通过询问病史填写卡片,进行常规妇科体查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率49.04%。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定期进行妇科普查,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在骨科门诊,时常能见到刚“荣升”为姥姥、奶奶的妇女们来看病。她们大多是因伺候月子而肘部疼痛无力,无法完成日常家务活儿,如端锅盆,拧衣服、毛巾等。这些姥姥、奶奶们大多心里甚是着急,希望大夫能尽快帮她们解除病痛,好让她们回家继续干活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丰盛正骨”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移位的影响因素及高风险时间。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成年患者439例,均行“丰盛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1个月内桡骨短缩≤2.5 mm者389例纳入无移位组;桡骨短缩>2.5 mm,尺偏角、掌倾角出现不同程度复位丢失的50例,纳入移位组,比较2组性别、患侧、损伤类型、掌倾角丢失、外固定时间、年龄、骨折AO分型、尺偏角、桡骨短缩、尺骨稳定性、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情况。结果 2组性别、患侧、损伤类型、掌倾角丢失、外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骨折AO分型、尺偏角、桡骨短缩、尺骨稳定性、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复诊桡骨高度丢失与首次复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复诊桡骨高度丢失与首次复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复诊时移位超过2.5 mm比例高于二次复诊、终末复诊,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骨折AO分型、尺偏角、桡骨短缩、尺骨稳定性、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臭氧及臭氧结合针刀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67例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其中38例采用臭氧联合针刀治疗,29例采用臭氧治疗,观察治疗后2周及3个月JOA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病例中,治疗后2周臭氧治疗组2例无效,治疗后3个月12例臭氧治疗病例和1例臭氧联合针刀治疗病例症状反复,其余病例在观察期内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结论:2种治疗方式均迅速起效,但臭氧结合针刀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较单纯臭氧治疗远期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硬纸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头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硬纸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按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治疗评定方法,优22例,良10例,可4例。结论手法整复硬纸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方法简单,可降低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17.
谢克波  郝博川 《中国骨伤》2021,34(9):870-875
目的 :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Monteggi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58例儿童Monteggia骨折患者,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3.5~12(8.48±2.29)岁;病程0.5 h~9 d,平均(4.21±1.46)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采用Broberg和Morrey评分系统对患肢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6(3.35±2.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Broberg和Morrey评分分别为7.24±2.81,32.06±8.33,73.18±5.56,95.87±6.75;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37例,良19例,中1例。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Monteggia骨折,实现动静结合治疗,可早期去外固定,短、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评价掌根按压法治疗腘窝囊肿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并纳入观察的腘窝囊肿病例45例,年龄53-68岁,平均57.22±2.26岁;病程2周-18个月,平均4.12±0.77个月,经超声检查证实为腘窝囊肿,实施掌根按压法治疗,并按要求定期随访复查,采用JOA及VAS评分进行量化评价。结果 45例观察病例中,7例腘窝囊肿未能挤破,每病例治疗4.31±0.79次,所观察病例均完成所有随访。结论掌根按压法治疗腘窝囊肿,该方式对于适应病例治疗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成本低,疗效确切,所有挤破囊肿的病例观察3个月周期内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