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剂量与较大剂量奥曲肽的疗效,观察不同剂量奥曲肽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胆管癌、胆囊癌组织中癌基因异常表达及DNA倍体分析的研究专业肝胆外科硕士研究生许春森导师殷凤峙教授陈大良主任医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胆管癌、胆囊癌及其良性病变和胚胎相应组织中,抑癌基因p53、癌基因c-erbB-2和增殖标记PCNA蛋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预警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方法对56例乳腺癌行亚甲蓝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标本常规行HE染色、免疫组化病理检查. 结果 SLN成功检出52例(52/56,92.8%),常规病理检查证实SLN转移22例;SLN无转移,但非SLN发现转移者1例,假阴性率为4.3%(1/23).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29例患者,免疫组化检测发现1例CK-19( )、EMA( ),另1例CK-19( ),CEA( ),而所属非前哨淋巴结无肿瘤转移. 结论乳腺癌亚甲蓝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可以预示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4.
为减少乳癌根治术术中出血和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及活动功能障碍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笔者自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6月对 34例乳癌根治术手术操作方法及术后处理进行一些改进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均为女性 ,年龄 46± 2 .8岁 (2 8~ 6 8岁 )。肿块直径 1~ 4.5 cm。 期 5例 , a期 14例 , b期 12例 , a期 3例。行经典根治术 3例 ,改良根治术 31例(Auchincloss法 6例 ,Patey法 2 5例 )。1.2 改进方法要点1.2 .1 将传统的纵向切口改为横向梭形切口 切口内至胸骨中线 ,外达背阔肌前缘 ,上…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系统评价在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对乳腺癌患者复发相关事件发生率(RRER)的影响。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数据、CNKI、CBM建库至2018年5月1日的文献资料,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筛选出6篇相关文献共1 730例患者,其中3项前瞻性观察研究,3项回顾性研究。中位随访33~77个月,SLN微转移组(370例)与SLN阴性组(1 360例)的RR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7,95%CI:0.72~2.59,I2=47%,P=0.34);同时,在局部复发率方面,SLN微转移组354例,复发12例,SLN阴性组1 337例,复发35例,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1.49,95%CI:0.75~2.97,I2=40%,P=0.26)。 结论SLN微转移并不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37.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估计胆管癌预后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估计胆客癌预后中价值,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胆管癌及其生病变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30例胆管癌患者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有性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癌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活性。Ⅲ期胆管癌PCNA高增殖组(8例)平均生存期13个月,低增殖组(10例)为2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CNA对估计胆  相似文献   
3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Iymph node,SLN)定位和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对52例临床查体及B超检测ALN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中在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SLN定位和活检。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再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SLNB的检出成功率为92.3%(48/52),准确率为97.9%,假阴性率为4.8%,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100%。SLN是惟一被证实有肿瘤转移的淋巴结者占66.7%(14/21)。免疫组化检测使SLN肿瘤转移的阳性率提高了4.1%。结论乳腺癌SLNB技术是可行的,应用亚甲蓝淋巴定位方法进行的SLNB可以准确预测临床及B超检查ALN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ALN转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 proteinase-2,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0例术后石蜡包埋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MMP-2的表达情况,另选取同期2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与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3/20)与60%(12/20),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VEGF与MMP-2的表达密切相关(kappa=0.894,P〈0.01)。结论VEGF和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且存在显著相关性,二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乳腺癌Ki-67抗原和DNA倍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 Ki- 6 7抗原表达和 DNA倍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 DNA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130例乳腺癌组织中 Ki- 6 7抗原表达和 DNA倍体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Ki- 6 7抗原表达率与乳腺癌 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以及 DNA非整倍体率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P<0 .0 1)。 结论  Ki- 6 7表达和 DNA倍体可以反映乳腺癌的细胞增殖活性 ,联合检测两指标对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