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01.
许建文 《医疗装备》2007,20(10):30-31
我国涉及医疗设备采购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财政部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商务部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这两部法律和两个办法,是我们进行物资采购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02.
玉屏风散治疗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防治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SNS 78例,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治疗组另加用玉屏风散。观察2组治疗前后SNS患儿并感染和复发、血清IgG和IgA水平、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SNS并感染的发病率为55.3%,较对照组85%明显降低;治疗组SNS复发率39.5%,也较对照组67.5%明显减少;治疗组SNS血清IgG和IgA水平由治疗前(3.88±1.22)g/L和(0.83±0.14)g/L恢复为治疗后(10.06±1.89)g/L和(1.38±0.10)g/L,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1.55)g/L和(0.85±0.13)g/L;治疗组SNSCD4 、CD8 细胞比率和CD4 /CD8 比值分别由治疗前(37.91±3.89)%(、30.69±3.08)%和(1.24±0.49)明显恢复为治疗后(42.38±4.89)%、(26.01±2.20)%和(1.63±0.41),并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9.87±3.91)%(、29.76±3.55)%和(1.34±0.24)。结论玉屏风散治疗儿童SNS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3.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74例。其中轻度窒息29例,重度窒息45例,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4.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预防提供策略,提高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满意率。方法:结合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探查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有:(1)椎间盘突出复发和邻近椎间盘突出;(2)椎管内瘢痕形成神经受压,椎管狭窄;(3)神经根减压不充分,侧隐窝狭窄;(4)腰椎不稳;(5)神经损伤;(6)手术节段错误;(7)术前失诊漏诊。治疗效果参照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34例行手术治疗:优21例,良8例,可3例,差2例;8例行保守治疗:优3例,良3例,可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原因比较多。手术前全面正确的诊断、手术中谨慎仔细和正规准确的操作、维持脊柱稳定性,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考察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分布,明确其对美罗培南稳态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01例美罗培南治疗的患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稳态血药浓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分型。比较MDR1 C3435T(rs1045642)不同基因型对美罗培南稳态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101例患者中,浓度达到5~20μg/mL的比例为34.9%,5~10μg/mL与10~20μg/mL浓度范围美罗培南的临床有效率(83.3%, 91.7%)显著高于5μg/mL以下浓度范围(44%)(P<0.05),同时5~10μg/mL与10~20μg/mL浓度范围美罗培南的临床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MDR1 C3435T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美罗培南浓度、浓度/剂量比及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DR1 C3435T基因突变可能与患者美罗培南稳态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206.
目的探讨肥胖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联性。方法筛选符合既定相关标准的研究对象150例,分为病例观察组60例、病例对照组60例、健康组30例,均进行MRI检查,再根据Pfirrmann分级方法判断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然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例观察组及病例对照组腰椎间盘退变为Ⅴ级与健康组腰椎间盘退变为Ⅴ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对照组中,肥胖者腰椎间盘退变为Ⅳ~Ⅴ级所占比例与超重及正常体重者间腰椎间盘退变为Ⅳ~Ⅴ级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中,肥胖者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也比超重及正常体重者严重。结论体质指数越大,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越高,肥胖可能是引发腰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探讨步行负荷试验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体征不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进行步行负荷试验后的腰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等定位体征检查,及其疼痛性质和部位的观察,行X线、CT、MRI及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分析步行负荷试验阳性与影像学阳性的符合率.结果 步行负荷试验阳性26例(86.7%),影像学检查腰椎管狭窄阳性间隙为30例(100%).其中有24例临床症状体征(80%)与影像学相符,有3例(10%)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不相符.影像学检查累及间隙与步行负荷试验阳性神经根行卡方检验结果示:L2-3步行负荷实验阳性与影像学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 2),L3-4、L4-5、L5/S1步行负荷试验阳性与影像学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3-4 P=0.000 1,L4-5 P=0.000 1,L5/S1 P=0.000 0).结论 对于部分体征不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步行负荷试验可以将本没有的体征诱发出来,给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信息.腰椎管狭窄症需综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保守治疗方案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寻找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优选方案。方法选择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60例,并从大将逐瘀汤加味方内服、固本疏肝壮骨方内服、中(草)药外敷(熨烫)等中医药疗法和口服钙尔奇片剂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肌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等西医疗法中选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制定两种不同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案,分别用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治疗的成本一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质量相关指标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心理健康及生命活力两个维度的评分较治疗前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成本一效果(CEA)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住院与居家康复和全程住院治疗方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均较好,但住院与居家康复相结合能使患者感觉更好、情绪更稳定、精力更充沛、生活更充实和快乐,并在卫生经济学方面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比较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不同非手术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中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中西医组),各组均30例,分别给予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副作用的发生率及治疗的成本一效果比。[结果]西医组与中医组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西医组临床疗效优于中医组(P〈0.05),但两组间成本-效果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医组与中西医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及成本-效果比,中西医组优于西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组与中西医组间成本-效果比及临床疗效比较中西医组优于中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21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疏松性骨折西医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其发病率在50岁以上女性中为60%左右,而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约达30%,骨折既是骨质疏松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部位多发于脊柱、髋部和腕部的尺桡骨,本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导致死亡.西药治疗主要是针对骨质疏松本身及其骨折引起的疼痛,相关报道主要涉及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生成和促进骨化等药物,现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