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一氧化碳--心血管系统的新型信使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是一种小分子气体物质.近年研究表明,CO是一种新型的信使分子,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参与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系统中,CO的生物学效应在维持血管张力和心肌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吗啡戒断大鼠胃肠功能紊乱模型.观察电针对其胃肠电图及血液、脑组织中胃动素(MTL)、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为电针改善阿片类物质致胃肠功能紊乱提供实验依据,探讨电针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中枢损毁组和模型中枢损毁电针组.给大鼠连续注射递增量吗啡8天,造成其对吗啡的依赖,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停药后第2天给予强度为2mA、频率为2~100Hz混频刺激双侧足三里,持续30min连续3天.中枢损毁采用电凝法损毁下丘脑中枢(VMH).记录胃肠电图,测定血、脑组织中MTL和NO、NOS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吸毒期和戒断期大鼠胃肠电图频率、幅值、离散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变,节律紊乱,胃肠动力障碍,体重与正常组比明显降低(P<0.01).血清NO含量升高(P<0.05),NOS活力增强(P<0.05),脑组织中NO,NOS水平与正常组比均无显著差异.血浆MTL含量有下降趋势,而脑组织中MTL含量有上升趋势.电针后胃肠电、血浆和脑组织MTL含量有恢复趋势.结论电针可改善吗啡戒断大鼠胃肠功能紊乱,对吗啡戒断大鼠血、脑组织M TL,血清NO,NOS具有良性调整作用.电针的作用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实现的.  相似文献   
53.
Inrecentyears,thestudyonacupuncturetreatmentofacute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 easeshasachievedgreaterprogress[1 ] .Inordertostudymechanismsofacupuncturetreatmentof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s,weobservedtheeffectofEAofBaihui(GV 2 0 )andDazhui(GV 1 4)onnitrico…  相似文献   
54.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血、脑组织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复制吗啡戒断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其血、脑组织胃动素(motilin,MOT)水平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连续注射递增量吗啡8d,造成其对吗啡依赖,停药后给予强度为2mA,频率2-100Hz混频刺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脑组织中MOT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吗啡戒断大鼠血浆MOT含量有下降趋势,而脑组织中MOT含量有上升趋势,电针后均有向正常恢复趋势。结论: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血、脑组织MOT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55.
育亨宾(0.5~4mg·kg~(-1),sc)和苯口恶咪唑(2~8 mg·kg~(-1).sc)剂量依赖性地拮抗赛拉嗪(4mg·kg~(-1),sc)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抑制作用.赛拉嗪(2、4 mg·kg~(-1),sc)可乐定(120μg·kg~(-1),sc)抑制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肌电活动,用药后30min作用最显著。育亨宾(4 mg·kg~(-1),sc)一定程度地拮抗赛拉嗪(4 mg·kg~(-1),sc)抑制胃肠肌电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胃病辨证分型与胃电图变化的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病系指以上腹部不适、烧灼感或疼痛、厌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包含有现代医学中的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病种。胃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胃痛、吐酸、反胃、噎膈等病证范畴。尽管它所包括的病证范围十分广泛,但就临床辨证而言,基本上都可分别辨属于虚寒、实热、气滞和血瘀四种类型。为了研究这四种证型的实质,并试图为胃病的辨证分型寻求一种客观指标,我们对门诊随机所遇胃病患者,开展辨证分型与胃电图检查对照研究。现就已积累的100例资料,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电针相关井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方法:参照Pulsinelli4血管闭塞法(4-VO)造模,结合行为学试验筛选VD模型。用跳台法评价大鼠不同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治疗后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电针治疗后VD大鼠行为学测试成绩明显提高(F=101.951,P&;lt;0.01);脑组织及血清中SOD活性升高(F=14.405和21.248,P&;lt;0.01),脑组织中丙二醛水平下降,假手术组、模型组、井穴组、西药组分别为(1.47&;#177;0.23),(2.12&;#177;0.41),(1.49&;#177;0.24)和(1.53&;#177;0.16)μmol/g)(F=35.653,P&;lt;0.01),血清丙二醛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电针相关井穴能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针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胃黏膜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束缚-冷应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黏膜血流量和损伤指数,以及血、胃黏膜和脑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影响.结果:半夏泻心汤明显增加束缚-冷应激胃黏膜损伤大鼠的胃黏膜血流量(P<0.01),改善损伤指数(P<0.01);并能有效对抗胃黏膜损伤大鼠血、胃黏膜和脑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降低(P<0.05;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胃黏膜及脑组织血管活性肠肽的合成和释放有关;同时促进胃黏膜血流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9.
电针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组织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治疗组选用环跳、髀关、悬钟等穴位电针治疗.测定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了解即时效应和2周后效应.结果:针刺后局部组织血流量即时效应显著减少(P<0.01),而经过2周治疗后局部组织血流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电针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与调整局部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60.
针灸督脉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探讨针灸督脉早期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以去卵巢法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灸督脉组和西药组。针灸督脉组于模型复制后3d开始,观察骨代谢相关指标及激素水平改变特点。结果:模型组血清钙、磷、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密度(BMD)、雌二醇(E2)、降钙素(CT)水平均下降,而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则升高。针灸督脉经3个疗程后对上述指标具有正常化调整作用。结论:针灸督脉早期干预下丘脑-垂体-巨隙轴可以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