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某一节段在额状面偏离身体中线.是青少年常见的躯干畸形.是一种危害青少年的严重疾病。通过脊柱侧弯普查.可以早期发现、及时防治和减少该畸形对青少年的危害。本文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浙江省杭州市城乡部分中、小学7138名10~14岁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弯的普查.通过筛查后全脊柱X线片确定侧弯,再分析平时习惯、饮食等与脊柱侧弯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颌枕吊带牵引为平行对照,选择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其分配至治疗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或颌枕吊带牵引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和主要症状体征的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疗效与年龄、病程、病情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计纳入病例273例,剔除2例,进入统计学分析者271例。基线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70.2%和67.5%、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94.0%;两种治疗方法对于缓解颈项痛、上肢痛、头痛、上肢麻木、上肢无力、头晕等症状和颈部活动不利、颈项压痛、叩击试验、压颈试验、牵拉试验阳性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还可明显提高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手法治疗效果与年龄、病程、病情和中医证型无显著相关性。远期疗效分析,半年内症状与体征有轻度复发者86例,其中,治疗组31例占20%,对照组55例占47%,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中、重度复发者。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有10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骨折、脱位、晕厥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手法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受试者依从性优于牵引。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探穴针罐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6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理筋手法联合探穴针罐法治疗,理筋手法组单纯采用理筋手法治疗。理筋手法和探穴针罐法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踝部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患足功能,计算踝关节活动度评分,并根据MRI检查结果评估患足韧带、肌腱及骨损伤情况。结果:①踝部疼痛VA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踝部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2±2.68)分,(6.70±2.22)分,t=-0.865,P=0.643];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踝部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8.532,P=0.000;t=-4.235,P=0.007),联合治疗组的踝部疼痛VAS评分低于理筋手法组[(1.48±1.24)分,(2.24±1.42)分,t=-3.246,P=0.021]。②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23±12.46)分,(47.54±13.35)分,t=-1.435,P=0.546];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t=-36.756,P=0.000;t=-24.146,P=0.012),联合治疗组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于理筋手法组[(72.16±18.14)分,(61.33±13.48)分,t=-5.473,P=0.015]。③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2±2.45)分,(3.88±2.33)分,t=-0.743,P=0.632];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t=3.945,P=0.011;t=4.586,P=0.021),且2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1.55)分,(7.35±2.03)分,t=0.547,P=0.085]。④患足韧带、肌腱及骨损伤情况。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的患足韧带损伤改善情况优于理筋手法组(χ2=4.266,P=0.039),2组患者的肌腱及骨损伤改善情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95,P=0.107;χ2=0.517,P=0.472)。结论:理筋手法联合探穴针罐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在减轻踝部疼痛症状、提高患足功能、改善患足韧带损伤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理筋手法,但两者在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肌腱、骨损伤方面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足部反射区推拿法对老年大鼠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方法:先用20只18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足部反射区推拿法治疗。各组于实验结束后测定脾脏、垂体的IL-1β、IL-6mRNA表达水平。比较上述两组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治疗组脾脏IL-1β、IL-6mRNA表达水平显降低;垂体中IL-1β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IL-6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足部反射区推拿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L-1β、IL-6水平,其治疗效果的取得,可能与降低脾脏和垂体IL-1β、IL-6mRNA表达有关。推论足部反射区推拿法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1引言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是由丘脑下部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可与地高辛抗体呈交叉反应,并具有洋地黄样活性。本文报道肝硬化患者血浆EDLS水平的变化,探索它在肝硬化及门脉高压并发症发生中的临床意义。2临床资料2.1研究对象61例肝硬化患者均系19...  相似文献   
86.
詹强  叶伟峰 《现代康复》1999,3(6):708-708
仰卧牵引手法(简称仰牵手法)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颈椎病的手法之一。笔应用该手法治疗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并通过治疗前后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对比.发现这一疗法疗效显.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筋舒霜膏摩疗法的镇痛作用.方法:分别设立模型对照组、筋舒霜涂抹组、筋舒霜膏摩组,采用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实验观察镇痛作用.结果:筋舒霜膏摩组能延长小鼠舔足跖时间,并能显著减少模型小鼠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筋舒霜涂抹组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筋舒霜膏摩疗法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9.
詹强  曹畅  周翔  何嘉莹  韩金生  王睿 《新中医》2015,47(8):247-249
目的:观察膝关节局部拉伸结合热敷治疗康复期膝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康复期膝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膝关节局部拉伸结合热敷治疗,西药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中药组口服龙血竭胶囊,3组均连续治疗6周。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KSS评分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7%,西药组75.0%,中药组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局部拉伸结合热敷治疗康复期膝痹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筋舒霜膏摩结合浮针治疗急性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筋舒霜膏摩结合浮针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每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筋舒霜膏摩结合浮针治疗急性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