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去氧胆酸钠诱发大鼠(200-250g)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胰炎+盐水组,胰炎+栀子组。观察了急性胰腺炎时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还原型谷胱甘(GSH)的变化及栀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如下:(1)胰炎时,胰腺组织中 XOD 明显高于栀子组和正常组(P<0.01),而血清中 XOD无显著差异。(2)胰炎+盐水组的胰腺和血清中 GSH 均明显降低(P<0.01)。(3)用栀子治疗后,XOD 和 GSH 与正常相近,表明栀子可能是通过抗自由基产生与清除增强而保护胰腺的。  相似文献   
32.
中药治疗胆石症已屡见成效,但确切证明有溶石作用则尚少肯定性的报导。本工作应用胆宁胶囊给已制备成胆囊结石的豚鼠经口灌胃进行治疗,结果证示胆宁低、中、高剂量组均有溶石的作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胆宁低、中剂量组的溶石作用显然为强,差异显著,而对胆固醇结石溶解作用则与UDCA相仿。胆汁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药具有升高胆汁中胆汁酸含量,降低粘液并能促进胆汁流量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3.
近十年来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具体的情况已在本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学术交流会上进行了概述。以下就其展望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34.
菌陈蒿汤具有利胆作用,文献中已早有记载,有关方剂中各单味药对胆流量的影响也屡有报导,但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所介绍的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考虑到中医处方历来强调主辅佐使的配伍原则,而煎煮方法不同又往往影响药效,为此,我们以胆流量为指标,利用正交设计对配伍成茵陈蒿汤各药的药理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性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5.
五、胆囊结石的排石疗法目前国内关于胆囊结石的排石疗法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经验,虽有成功的报道,但有些资料还缺乏确切的根据,给分析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在治疗前后有X线检查对比的一些资料引用于下。在我国50年代的文献中曾屡有以中草药治愈胆囊结石的个案经验。中医研究院曾用一味金钱草治疗胆囊结石24例,其中基本治愈3例,显效4例。辽宁中医学院曾介绍用大柴胡汤加减治愈1例胆囊X线阴  相似文献   
36.
黄疸是由于血浆胆红素含量增高,超过2毫克%(高胆红素血症)而致胆红素在皮肤、粘膜、巩膜、体液等处广泛沉着使其黄染的一种体征。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其代谢过程涉及从血红蛋白解裂产生,经肝脏处理,随胆汁入肠,肠肝循环和排出体外等多个环节。在正常情况下,胆红素的形成、排出处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采用SD大鼠CCl4中毒肝纤维化模型,研究了中药赤芍、栀子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通过观察反映胶原增生的形态学以及HA和HYP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了赤芍、栀子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本实验结果显示赤芍对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时HYP和HA增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其除能抑制胶原增生外,同时还有抑制基质增生的作用。而栀子主要表现为抑制HYP增高,说明其作用环节可能主要在于抑制胶原增生。  相似文献   
38.
取SD大鼠18只(200~250g),随机均分三组:正常、胰炎+盐水及胰炎+栀子。用1.5%DCA-Na诱发急性胰腺炎实验模型,术前1小时,术后4小时及细胞学实验前1小时分别给栀子煎剂或生理盐水,正常动物不给处理。术后24小时用差速离心制备溶酶体及线粒体,以酸性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分别作为标志酶检测它们的功能。实验揭示盐水组的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正常,琥珀酸脱氨酶则显著降低;而栀子组则与正常近似。结果提示胰炎时胰腺细胞的氧化代谢和溶酶体功能发生异常,而用栀子治疗可减轻之。  相似文献   
39.
采用O111B4大肠杆菌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发大鼠实验性腹膜炎,按L8(27)正交设计法观察腑安冲剂及其组分对实验性腹膜炎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及对肺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腑安冲剂及其组分能降低外周血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及肺组织丙二醛的含量,并有增加肺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及降低肺系数、肺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及白细胞数等显著作用。经多指标同步分析表明:用腑安冲剂治疗腹膜炎、内毒素血症及减轻肺损伤以全方为最佳组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用药处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40.
慢性胃炎实验模型的建立(组织病理学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用体重为200~240g 健康 SD 大鼠60只,雌雄参半随机分组,用胆汁酸联合无水乙醇经口灌服制备慢性胃炎的实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研究了病理组织学的动态变化,采用多指标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实验。病理组织学用 H.E 染色、PAS—AB 染色及 V.G 染色,并以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粘膜肌层厚度作半定量观察。结果表明:其病变特征与人类慢性胃炎甚为相似,上皮细胞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变性坏死、脱落、上皮层缺损;腺体萎缩或囊状扩张。诱发后各组的窦、体部炎细胞浸润显著重于正常组(P 均<0.01),炎症程度以3个月为最重。各组的体部粘膜及1,2,6月组的窦部粘膜明显厚于正常组(P 均<0.01),各组窦、体的粘膜肌层厚度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而以6月组为最厚。本模型相当于临床的浅表性和浅表—萎缩性胃炎、其病因学与人类胆汁返流性胃炎相似。用本法复制的模型简便可靠,一般的实验室就能应用,可用于慢性胃炎的病因学、发病学及实验治疗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