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初步探索复心合剂对信号通路Raf-MEK-ERK的影响。方法:7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复心合剂低剂量组、复心合剂高剂量组均为15只。实验过程中阿霉素干预4周后测定大鼠心功能;6周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Raf、MEK、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NP值显著升高(P0.01),心衰模型成功建立。(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Raf水平显著升高(P0.01),复心合剂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Raf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卡托普利组相比,复心汤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Raf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MEK水平显著升高(P0.01),复心合剂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MEK水平显著降低(P0.01)。(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及复心合剂高剂量组ERK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心合剂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ERK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心合剂对心衰大鼠信号通路Raf-MEK-ERK的蛋白激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心衰进程。  相似文献   
32.
中医系统论是关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系统规律的学说。而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系统论为中医学认识五藏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从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功能性、层次性、联系性对中医"五藏"的概念和本质进行更准确、更透彻地剖析,对中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欧美资料显示 [1] ,心肌病年发病率为 3~6人 /1 0 0 0 0 0 ,其中 DCM约占 40 %~ 90 %。该病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左心房及左心室扩大 ,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 ,心律失常 ,房室腔内血栓形成及其栓塞后并发症 ,猝死。充血性心衰几乎是DCM患者不可避免的转归 [2 ]。其发病机制 ,多数学者研究表明与持续的病毒感染及由此引起的心肌自身免疫损伤有关。目前对 DCM患者主要采取充分休息、强心、利尿、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扩血管等常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已取…  相似文献   
34.
1.材料与方法:选月龄1~1.5个月、体重80~100g的雄性鹌鹑58只,用普通饲料(玉米粉50%、豆饼20%、鱼骨粉20%、麦麸8.9%、鱼肝油1%、食盐0.1%)喂2周,随机分为3组:Ⅰ组:20只,用高脂饲料(普通饲料80%,猪炼油20%,每日每只  相似文献   
35.
<正>当归六黄汤见于李杲《兰室秘藏》卷下,被誉为"治盗汗之圣药也",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各等份,黄芪倍量组成,后世医家常用其治疗阴虚火旺之盗汗、发热。心悸属现代医学之心律失常的范畴,笔者跟随薛一涛教授学习,老师临证以当归六黄汤随证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疗效颇佳,兹举例介绍于后。1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案女,35岁,2012年8月13日初诊。患者既往有  相似文献   
36.
薛一涛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知名专家,从事中医心内科临床、科研30余年,经验丰富,精通医典,学贯中西,在中医药治疗心悸、胸痹、冠心病、扩心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等心系疾病方面经验丰富。笔者跟师随诊期间,受益匪浅。兹举薛一涛教授应用乌梅丸治疗心系疾病验案2例,以供共同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上升,已发展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冠心病患者因长久服药、年老体衰等因素易伴发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而此不良情绪将加重疾病的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亦认为情志内伤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遂在治疗冠心病时尝试从情志方面入手,在使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情志疗法。薛一涛教授善用情志疗法治疗冠心病,重视患者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综合运用中医情志理论进行辨证论治,以行气化痰、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方法综合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38.
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红花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994-2005年文献报道的32例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32名患者因静滴红花注射液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次,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男女比例差别不大,且无年龄差异,其发生反应时间多集中于5-30min以内(56.25%)。其中变态反应25例次,占56.82%;过敏性休克8例,占变态反应的32%。其他反应19例次,占43.18%。结论: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变态反应,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9.
心肌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HF)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在调节心肌组织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相关中药的有效成分调节心肌细胞ATP酶活性、激活AMPK信号通路、刺激肌酸激酶(CK)反应、提高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保护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等途径,保证ATP的供应及传递,改善心脏的能量代谢,纠正HF。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HF的优势逐渐突出,并取得良好成果,研究中医药对HF时心肌组织ATP的供应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CHF主要以呼吸困难、乏力、水肿、活动耐力下降为临床表现.目前对于CHF的治疗仍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患者反复就医及死亡率为主.CHF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是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在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