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中药调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作用环节及作用机理。方法:将青春期大鼠分为对照组、滋阴泻火组和益肾填精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nRH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nRH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给予滋阴泻火中药合剂后,大鼠垂体GnRH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GnRH受体蛋白合成减少;而给予益肾填精中药合剂后,大鼠垂体GnRH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GnRH受体蛋白合成增多。结论:不同补肾中药可通过改变垂体GnRH受体及其mRNA表达水平,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骨矿含量(BMC)及骨钙素(BGP)测定在性早熟儿童骨骼发育状况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考核上的价值,对82例特发性性早熟女孩,采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桡骨的BMC,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BGP含量。于治疗前及治疗3~4个月后分别测定BMC和BGP,并与正常同龄儿进行对比。结果:性早熟女孩的BMC及血清BGP浓度大多较同龄儿显著增高。性早熟Ⅱ~Ⅲ期者BMC为0452±0080g/cm,Ⅳ~Ⅴ期者为0585±0098g/cm(t=5362,P<0001),示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增高也越明显。治疗后Ⅱ~Ⅲ期者BMC降为0399±0093g/cm,Ⅳ~Ⅴ期者降为0519±0070g/cm,与治疗前相比,t=4141,P<001。血清BGP浓度也均明显降低。表明经过治疗,随着病情缓解,这些指标会有明显改善。因此,BMC及BGP对性早熟患儿诊治及疗效考核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3.
性早熟女童阴虚火旺证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真性性早熟女童进行中医辨证,发现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虚火旺证象。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测定显示患儿的血清 FSH、LH 及 E_2水平均较正常同龄儿显著升高,LHRH 兴奋试验呈现功能亢进的特征性变化。经滋阴泻火中药治疗病情缓解后,随着阴虚火旺证象的显著改善,血清 FSH、LH 及 E_2水平显著下降,子宫卵巢显著回缩,第二性征明显消退。据此,我们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提前发动,功能亢进很可能是真性性早熟女童肾虚相火旺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联合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性早熟患病率仅次于肥胖症,占小儿内分泌疾病的第二位.根据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十余年来对大量性早熟患儿的观察与分析,认为促使当前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因素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35.
儿童性早熟的治疗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已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联合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地区儿童性早熟的患病率约为1000/10万。  相似文献   
36.
补肾中药对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合成、分泌及其相关神经递质、神经肽的影响,探讨补肾中药调节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机能的作用环节和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青春启动期雌性SD大鼠(体重160~180 g,月龄1.5月)为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饲生理盐水、滋阴泻火中药合剂和益肾填精中药合剂,灌胃法喂饲1次/d,剂量5 ml,共30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下丘脑内侧视前区、弓状核和正中隆起3处的GnRH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进行定量形态观察;采用组织匀浆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视前区GnRH含量;采用脑片孵育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侧基底下丘脑单胺类递质的释放量;采用推挽灌流技术及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视前区GnRH 和NPY的释放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部位单胺类递质的释放量.结果:滋阴泻火中药可以显著抑制下丘脑GnRH周期性分泌中心及紧张性分泌中心GnRH的合成与释放,而益肾填精中药则显著促进其合成与释放.滋阴泻火中药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GnRH紧张性分泌中心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进下丘脑GnRH周期性分泌中心多巴胺的释放,及同时促进这两个GnRH分泌中心NPY的合成和释放,使下丘脑GnRH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显著降低,从而明显抑制下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机能.益肾填精中药则可能通过降低下丘脑GnRH 紧张性分泌中心NPY的合成和释放,使GnRH神经元功能显著活跃,从而明显促进下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机能.结论:补肾中药可能通过对下丘脑GnRH及其相关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NPY的合成与释放的调节作用,调整下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机能.  相似文献   
37.
It is found that the drugs for nourishing yin to reduce pathogenic fire can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 and the drugs for tonifying the kidney to replenish essence can up-regulate mRNA expression of the hypothalamic GnRH, pituitary FSH, LH and osteoblastic BGP, indicating that the Chinese drugs for tonifying the kidney can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of the hypothalamic GnRH, pituitary FSH, LH, and osteoblastic BGP, which is possibly one of the main mechanisms of the Chinese drug for tonifying the kidney, regulating epheb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mproving skeletal development in sexual precocity children.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益肾填精中药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及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染毒大鼠睾酮合成关键酶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所用中药拮抗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抗雄激素活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0只21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饲玉米油)、染毒A组(DEHP 500 mg/kg)、染毒B组(CYP 80 mg/kg)、染毒C组(DEHP 500 mg/kg+CYP 80 mg/kg)及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治疗A、B、C组同时喂饲益肾填精中药合剂(40 m L/kg)。每日空腹灌胃给药,疗程为30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PCR)及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t AR、CYP11A1、CYP17A1、3β-HSD、17β-HSD、A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A、B、C组St AR、CYP11A1、CYP17A1、3β-HSD、17β-HSD、A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P0.01)。中药治疗干预可使上述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DEHP、CYP单独及联合染毒可导致CYP11A1、CYP17A1、A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P0.01),而中药治疗干预可使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益肾填精中药可通过使睾丸的AR以及睾酮合成关键酶的表达上调,促进染毒大鼠自身睾酮的生物合成,多水平、多靶点地发挥其对EEDs抗雄激素活性及生殖毒性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9.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ers,EEDs)是环境中存在的一大类外源性化合物,可干扰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及与受体结合、代谢等过程,进而导致机体及其子代异常发育。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尤其是下丘脑调控网络)在机体性分化、性发育中发挥关键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稳态的失衡可致一系列的异常发育,尤其是处于性发育关键时期的胚胎期与青春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脑是EEDs直接作用位点,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中受EEDs显著干扰的主要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吻肽/G蛋白偶联受体54(kisspeptin/GPR54)系统及脑内芳香化酶等。此外,EEDs还具有传代效应。笔者就近年来EEDs对性分化和性发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复制SD雄性大鼠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引致的性腺发育不良(gonadal dysgenesis,GD)模型,验证益肾填精方对EEDs抗雄激素活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3周龄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 组:对照组(喂饲玉米油)、模型A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500 mg/kg]、中药A组(DEHP 500 mg/kg +益肾填精方40 mL /kg)、模型B组[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80 mg/kg]、中药B组(CYP 80 mg/kg +益肾填精方40 mL /kg)、模型C组(DEHP 500 mg/kg+CYP 80 mL/kg)及中药C组(DEHP 500 mg/kg+CYP 80 mg/kg +益肾填精方40 mL/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1次,共30天。于末次染毒24 h后处死动物,测定大鼠体重、睾丸湿重,并计算睾丸系数;测定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制备睾丸病理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电镜观察生殖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及各中药组大鼠体重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各模型组睾丸下降时间及包皮分离时间均明显延迟(P〈0.01);模型A组及模型C组睾丸重量减轻,血清T降低;模型A组睾丸系数降低(P〈0.01)。与相应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组睾丸下降时间及包皮分离时间均提前(P〈0.01);中药A组睾丸重量、睾丸系数及T水平均增加(P〈0.01),中药B组T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应用DEHP剂CYP成功地复制了GD大鼠模型,证实EEDs具有显著的抗雄激素活性,并验证了益肾填精方对其抗雄激素活性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