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目的:检测组蛋白乙酰化酶hMOF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R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qRT-PCR方法检测正常肾组织与肾癌组织中hMOF的表达,分析hMOF表达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qRT-PCR结果显示,9例肾癌患者中有4例(44.4%)hMOF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9例(62.1%,39/66)肾癌组织中hMOF蛋白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而癌旁正常组织仅4例(6.1%,4/66) hMOF蛋白的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癌组织FuhrmanⅢ 中hMOF表达明显低于FuhrmanⅠ~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肾癌组织hMOF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O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的肾癌患者其区域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的风险增高。结论:hMOF蛋白在肾癌组织、尤其病理分期及Fuhrman分级增高的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下降,提示hMOF蛋白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3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1例(其中5例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人支架者;2例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其余为冠心病可疑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其中6例行MSCTA检查后做了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MSCTCA左冠状动脉主干显示最清晰,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显示较清晰,基本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但部分图像有运动伪影的干扰。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MSCT是诊断和随访冠状动脉疾病很有意义和潜力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33.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一般经过抽吸局部加压包扎或局部切开引流,在短时间内均能获治愈,如短时间不能控制,将使皮瓣与胸壁间形成纤维板相互不愈合,这种顽固性皮下积液一旦出现,将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给病人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和心理上压力。同时也影响术后放疗和化疗等后序治疗,因此有效地控制皮下积液对乳腺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顽固性皮下积液传统的固化促进粘连有一定疗效,但临床仍有一定失败率,部分仍须2次手术剥离纤维板形成新创面重新愈合。我院从1999年8月~2000年6月采用高渗葡萄糖溶液外用…  相似文献   
434.
郜玉萍  蔡勇 《江西医药》2001,36(3):214-214
上呼吸道淋巴瘤为上呼吸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该部位的淋巴瘤,往往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我们收集了从1992年到2000年46例上呼吸道淋巴瘤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35.
目的:探讨一种全膀胱切除或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方法,方法:对2例全盆顺切除和1例全膀胱切除患行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结果:随访4~16个月,贮尿囊平均容量450ml,平均内压为(1.96±0.49)kPa,无输尿管反流,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排尿控制良好,结论:去带盲结脾性可控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贮尿囊容量大、内压低,自控排尿良好,并发症少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436.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及肾上腺良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2年Gaur等提出了建立腹膜后人工腔隙的技术并应用于肾脏手术以后,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我科2001年10月~2004年9月共实施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及肾上腺良性病变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7.
目的 分析不可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接受二程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2023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二程放疗的28例不可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分析二程放疗的可行性。结果 28例患者二程放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0.2个月。二程放疗距首程放疗的中位时间为11.1个月。首程放疗和二程放疗的中位生物有效剂量(BED)分别为100和96 Gy,分别有25例(89.3%)和24例(85.7%)患者接受了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首程放疗和二程放疗的正常肝脏平均受量的2 Gy分次的等效剂量(EQD2)分别为10.1和 7.9 Gy。二程放疗后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4.5%和18.2%,客观反应率为72.7%。二程放疗后基于患者的2年的累积局部失败率为17.0%,基于病灶的2年的累积局部失败率为15.1%,1年无进展生存(PFS)为27.4%,3年总生存(OS)为46.7%。二程放疗后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大部分患者(75.0%)出现1~2级急性不良反应,只有1例(3.6%)患者出现3级急性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不可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二程放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38.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发生减压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减压性出血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0例行钻孔引流术的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头部外伤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动脉压、血肿腔内压力、血肿密度、血肿量、最大血肿厚度、术前服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中置管长度、术后中线回复速率、术后残留大量积气对术后减压性出血的影响,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分析影响术后减压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对减压性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 150例患者中共27例(18.0%)发生术后减压性出血。与无减压性出血组比较, 减压性出血组患者的血肿腔内压力高、术前平均动脉压高、血肿密度为混杂密度及血肿量≥100 ml的患者占比高、术后中线回复速率快,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其他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