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谷氨酰胺对肝硬化大鼠肠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赵平,董蕾,罗金燕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作为肠粘膜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可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使肠粘膜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胆汁中SlgA含量上升。我们采用CCL4致大鼠...  相似文献   
92.
93.
十二指肠胃反流(DGR)系指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和胰液)反流入胃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在健康人中存在DGR。适量的DGR有助于控制胃内酸度,但过量的DGR时,就会造成胃粘膜损害。近年研究发现DGR与上消化道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系疾患以及食管癌、残胃癌等发病有关,特别是术后胃DGR与残胃癌发生关系密切。现就有关DGR与胃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方面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E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焦作市人民医院2000~2003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仅给予保肝药;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及维生素E,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AST及血清前胶原Ⅲ(PⅢP)、胶原Ⅳ(Ⅳ-C)、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肝脏病理炎症积分,分析疗程结束时两组肝纤维化变化情况。结果两组ALT、AS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PⅢP、Ⅳ-C、HA、TIMP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N、MMP1、MMP2、TIMP2无明显的变化。对照组PⅢP、Ⅳ-C、HA、LN、MMP1、MMP2、TIMP1、TIMP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则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TIMP1与MMP1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炎症、纤维化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治疗后治疗组各期病理逆转率及总逆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E对肝纤维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此疗法具有价格便宜、较好疗效、无明显副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慢性心房颤动犬心房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条,单纯心房颤动起搏组8条。心房颤动组植入埋藏式高频率心脏起博器(500±20)次/min,起博24周后处死动物,分别于左、右心房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房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表达变化。正常对照组未植入起搏器,与心房颤动组同步行相应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房颤动组心房组织中ACE和AT1R表达水平显著增强,而ACEI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房颤动犬心房组织RAS的激活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形成,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董蕾  李文才 《山东医药》2009,49(51):25-27
目的 构建人BRC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BRCA1基因高表达乳腺癌细胞株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胎盘中提取总RNA,设计引物,RT-PCR方法克隆BRCA1基因,以羧基端插入 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通过DNA序列测定,菌液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插入基因片段的正确性.提取无内毒素质粒pcDNA3.1-BRCA1并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BRCA1细胞株.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方法鉴定BRCA1的表达.结果 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克隆出BRCA1基因N端933个碱基.测序及提取质粒酶切鉴定证实pcDNA3.1-BRCA1中含有插入方向、片段大小和DNA序列均正确BRCA1基因N端933个碱基序列.转染后细胞株中BRC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染前,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BRCA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稳定高表达BRCA1的MDA-MB-231细胞株.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mRNA及其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e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1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的ESM-1 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涎腺组织(P〈0.01),与患者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侵犯神经无明显差异。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 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ESM-1分子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移行性复合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与健康人相比是否有差异及IBS患者离散性丛集波(DCC)与腹痛是否有关.同时改进目前胃肠运动的监测方法 .方法 采用16导水灌注测压导管对16例便秘型IBS(IBS-C)患者、18例腹泻型IBS(IBS-D)患者、1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MC的监测.结果 IBS-C[(127.5±25.5)min]及IBS-D患者[(74.5±18.7)min]MMC周期持续时间与健康对照组[(87.5±24.2)min]相比存在显著不同(P值均<0.001).与健康对照者相比,IBS-C患者MMC Ⅲ相波幅及传播速度显著降低[(39.8±11.7)mm Hg比(61.1±14.1)mm Hg,P<0.001,1 mm Hg=0.133 kPa;(1.8±0.9)cm/min比(2.6±0.8)cm/min,P<0.01];而IBS-D患者MMC Ⅲ相波幅[(69.7±20.5)mm Hg]升高,MMC Ⅲ相传播速度[(4.1±2.5)cm/min]显著加快.IBS-C、IBS-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MC Ⅱ相DCC发生率分别为87.5%,88.8%,83.3%,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C及IBS-D患者MMC Ⅲ相波中断、传导障碍等异常现象发生率分别为68.8%、66.7%,且只在空肠部位观察到,而健康人中未见到该异常.结论 (1)IBS-C、IBS-D患者的MMC与健康人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MMC运动异常是IB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且IBS患者空肠部位MMCⅢ相波的变化可能是IBS重要的胃肠道运动异常.(2)DCC与IBS患者腹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
自拟中药方治疗失代尝期肝硬化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机概述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肝细胞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本病属中医学"癥瘕"、"鼓胀"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生原因大体不离疫毒侵入,或酒食不节,或情志所伤。肝病日久迁延,肝气郁滞,脾运不健,脉络瘀  相似文献   
100.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与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异同点。方法3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内镜检查分为NERD和RE两组,分别进行症状、精神心理、生活质量评分;24h食管pH及胆红素同步监测;胃镜检查并活检组织作病理学研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比较质子泵抑制剂(PPI)疗效。结果1NERD女性患者的比例(58.82%)较RE女性患者的比例(15.38%)高(P<0.05)。2两组患者在症状评分、对日常生活影响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NERD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RE组患者高(P<0.05)。3两组的活检病理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4NERD患者较RE患者病理反流发生率明显要低(P<0.05)。5NERD患者对治疗反应较RE患者差(P<0.05)。结论NERD可能为与RE不同的反流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