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估胃内亮蓝嵴(light blue crest, LBC)、白色不透明物质(white opaque substance, WOS)等内镜下表现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astric mucosa intestinal metaplasia, GIM)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既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胃镜早癌筛查患者,白光观察后行NBI-ME观察,并取活检病理确诊,比较胃内LBC及WOS的出现与GIM发生的相关性,分析LBC及WOS对GIM的诊断价值。结果共101例患者被纳入研究,GIM发病率为52.48%。LBC阳性组和LBC阴性组的GIM的发生率分别为71.74%和36.36%,两组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WOS阳性组和WOS阴性组的GIM发生率分别为72.73%和50%,两组间GIM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C、WOS均阳性或任一阳性与LBC、WOS均阴性GIM的发病率分别为70.37%和31.91%,两组间GIM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联合使用LBC及WO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2(95%CI:0.587~0.797)。结论胃内LBC、WOS均阳性或任一阳性与GIM的组织学诊断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内镜下判断GIM的有效方法。胃黏膜萎缩类型及幽门螺杆菌(Hp)是否感染与GIM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克罗米芬联合坤泰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不孕症专科门诊诊断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给予克罗米芬治疗;B组:克罗米芬联合坤泰胶囊治疗;C组:克罗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补佳乐)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各组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生长状况、宫颈粘液性状、排卵情况、注射HCG日血清E2值。结果三组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类型、注射HCG日血清E2值及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和C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粘液性状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坤泰胶囊有效促进卵泡生长诱导排卵,降低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和宫颈粘液的不良影响,用于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较好疗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描述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DDIs)在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药物医嘱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类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了某院2018年10~12月所有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的药物医嘱,以Micromedex和Medscape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为基础鉴别pDDIs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将发生pDDIs的患者分为两组(发生1次及以下pDDIs为A组,发生2次及以上pDDIs为B组),分析pDDI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7例患者,审核3 648条药物医嘱,含pDDIs医嘱420条,其中严重程度为禁忌和严重比例为36.2%。A、B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使用药物品种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几项可能是pDDIs的相关因素。结论: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医嘱的pDDIs发生率较高,临床药师和医生应关注高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用药品种多的患者,评估和干预pDDIs,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内窥镜下局部喷洒血凝酶治疗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观察与凝血酶对比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各种原因所致消化道活动性出血住院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血凝酶2支组(M1组,46例)、血凝酶4支组(M2组,46例)和凝血酶对照组(对照组,46例),观察三组即刻止血率和止血时间,在给药前和手术结束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观察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凝血酶对照组三组间治疗前后血常规、PT,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凝酶两组平均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凝血酶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PT、TT、APTT、FIB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血凝酶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疗效高,止血快,优于凝血酶;所用剂量对血液凝血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方法提高毕业第1年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7年入职的新护士91名为对照组,2018年入职的新护士120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将常规教学查房和操作训练改为每月1次Mini-CEX方法下的临床护理核心能力训练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连续12次。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试验组第1次和第12次训练的Mini-CEX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新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第12次的临床护理核心能力训练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训练的Mini-CEX得分分别为(6.27±0.46)、(6.73±1.10)分,均高于第1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8、-7.64;P<0.01);试验组新护士在1年规范化培训中,科室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7.70±11.32)、(92.90±8.22)分,院级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5.50±11.83)、(89.67±8.9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2.09、-2.24、-3.22;P<0.05)。结论:Mini-CEX对提高毕业第1年新护士培训效果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病机概述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肝细胞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本病属中医学"癥瘕"、"鼓胀"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生原因大体不离疫毒侵入,或酒食不节,或情志所伤。  相似文献   
18.
董蕾  董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2):1233-1234
<正> 顽固性心力衰竭(Kefrectory Heart Failure RHF)的病死率很高,而肺心病心衰导致死亡往往是呼吸系统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1998年1月~1999年4月试用酚妥拉明硫酸镁静滴,同时腹腔内注射多巴胺(DA)、速尿治疗肺心病心衰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11例中男7例,女4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年龄42  相似文献   
19.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渡传导速度(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16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16例与非冠心病组46例,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无病变组39例、轻度病变组83例和严重病变组40例,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患者的baPWV.观察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baPWV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严重病变组间baPWV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病变组高于无病变组(P<0.01),严重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P<0.01).患者的Gensini评分与baPWV呈正相关(r=0.520,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baPWV、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因子.结论 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测定baPWV有助于评价动脉弹性功能,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及频率的次声刺激对大鼠十二指肠粘膜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取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Hz、90dB组,8Hz、130dB组及16Hz、130dB组,每组35只。各组大鼠按设计要求分别暴露于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次声舱中,每天2h;对照组大鼠则,不予次声作用。每组分别于次声作用后第1、7、14、21及28天时随机取出7只,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肠粘膜中胃动素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次声作用第1天胃动素水平无明显的变化,在作用第7、14、21及28天后则明显降低(P<0.05),于第14天最为明显,与第7天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第21、28天时胃动素水平有所回升,随着频率和强度的增加胃动素水平降低越明显。结论:8Hz、90dB或8Hz、130dB或16Hz、130dB次声刺激均可引起大鼠十二指肠粘膜胃动素含量下降,其影响程度与次声刺激的强度、频率及作用时间有关,而经次声多次刺激后大鼠可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