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小儿胸腰椎结核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为胸腰椎结核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经2~4周的正规三联或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后,采用不同的前、后路手术方式。其中13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5例采用侧前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术,3例脊柱畸形较严重者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1.0~1.5 a。结果除1例有慢性窦道形成,余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并脊髓损害恢复达Ⅳ级;X线示脊柱骨性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6个月),植骨患儿均获骨性愈合。后凸畸形基本矫正;术后功能评价为优1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小儿胸腰椎结核应根据病灶、骨破坏、畸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有效抗结核治疗和病灶彻底清除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1例患者均确诊为胫骨远端骨不连,采用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8.0±2.1)个月,骨不连均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采用Mazur标准行功能评价:优1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5.2%。结论 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4.
交通事故、刀器伤、高处坠落等均可导致严重的胸外伤,血气胸是最常见的一种。胸膜腔负压的维持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外伤后气体或血液进入胸膜腔,破坏了正常的负压,故需放置引流管排出积气积液,重建负压。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使病人的创伤得到及时救治,加速健康的恢复。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胸外伤致血气胸患者528例,现将治疗和护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体外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机械-双酶消化法对兔软骨组织进行消化,以获得软骨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传代后,通过观察显微形态学、细胞增殖生长曲线及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建立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的培养体系。显微镜显示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呈多角形或三角形贴壁生长,传代5次后出现"纤维样分化"。物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代以内的细胞可以保持稳定的生物学特征。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软骨细胞分离方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76.
[目的]描述老年中重度认知障碍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主要照顾者感受。[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对15例中重度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病人进行观察,采用访谈法对病人主要照顾者(包括护士和护理员)进行访谈。[结果]老年中重度认知障碍痴呆病人激越行为以重复动作最为常见,照顾者对于病人经常出现的激越行为感到疲惫,病人部分激越行为多为需求未被满足。[结论]中重度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病人激越行为表现多样,病人照顾者应针对病人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骨密度(BMD)检测对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69例患者经骨密度检测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给予药物、营养饮食综合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有效率,临床有效率根据有效的患者数/总治疗患者数;临床有效判断根据临床疼痛、乏力症状消失,X线无新发骨折。检测不同部位BM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8.6%。治疗后监测BMD所有部位骨量丢失明显减少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结果较治疗前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比较治疗后无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显著。骨密度和生化指标检测是早期老年骨质疏松风险预测、评价早期干预治疗后疗效的重要指标和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78.
前列清口服液生产工艺优选及抗炎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前列清口服液生产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生产工艺的多种因素条件.结果:优选工艺为:酒沉浓度75%,加辅料NaHSO3,过滤1次.新旧前列清抗二甲苯所致的急性炎症作用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新前列清小檗碱含量比旧前列清高一倍.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和预防治疗效果,探讨诊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69例患者经骨密度检测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给予药物、营养饮食综合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有效率,检测不同部位骨密度(BM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结果 治疗有效率达98.6%.治疗前、后BMD、血钙、血磷、AKP差异显著(P<0.05).X线比较治疗后无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结论 早期诊断并对骨质疏松促进骨形成及抑制骨破坏治疗是预防骨质疏松并发疼痛、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神经营养因子3在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将80只大鼠采用Allen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治疗组)40只和观察组(电刺激联合神经营养因子3治疗组)40只,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7、14、28 d对两组大鼠Tarlov评分、皮质运动和体感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巢蛋白(Nestin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两组大鼠干预前Tarlov评分、皮质运动和体感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Nestine、GFAP、5-HT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7、14、28 d观察组Tarlov评分0、1级比例分别为60%、50%和40%,皮质运动诱发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分别为(172.08±15.56)、(221.46±18.63)、(255.56±20.43)μV和(2.97±0.25)、(2.89±0.22)、(2.78±0.20)ms,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分别为(229.19±19.69)、(280.73±23.07)、(312.48±27.85)μV和(2.91±0.22)、(2.80±0.19)、(2.65±0.15)m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组织Nestine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7.26±1.98)、(21.33±2.68)及(18.78±2.53)个/HP,GFAP为(36.27±4.83)、(44.18±6.37)及(41.26±5.94)个/HP,5-HT为(26.83±1.78)、(33.27±2.38)及(30.68±2.07)个/H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干预后7、14、28 d均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营养因子3在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中的价值较高,对于运动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均更为明显,且改善作用也较为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