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IL-2诱导体外杀伤细胞扩增慢,高依赖IL-2,特异性差,影响了其疗效的发挥.根据报道CD3mAb与IL-2在杀伤细胞的诱导过程中有增强作用.为了获得具有高效,特异细胞毒活性的抗肿瘤效应细胞,我们采用CD3mAb、IL-2与可溶性肿瘤抗原(结肠癌抗原)联合诱导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相对特异的杀伤细胞(TAK),并对TAK与LAK在增殖活性、杀伤活性及表型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2.
抵抗LAK细胞杀伤的胃癌细胞株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经反复与LAK细胞共培养十个周期,获得对LAK细胞杀伤抵抗的特性,命名该细胞变株为MGC-803R。当效靶比为40∶1时,对该细胞变株的杀伤率仅为40%,而对亲代细胞的杀伤率为90%。用“冷”靶细胞抑制试验、电镜、FACS及荧光标记技术分析,证实MGC-803R细胞膜结合识别位点有改变,MHC-Ⅰ表达升高,ICAM-1表达降低,相互粘附的细胞数减少,胞内F肌动蛋白小体消失,微丝恢复有序排列,细胞生长速率减慢。上述结果提示经免疫筛选对杀伤有抵抗的MGC-803R细胞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93.
本文应用自制的3株肺癌单克隆抗体(McAb),对40例肺癌及肺部良性疾患,20例正常人的血清标本,进行了肺癌血清相应抗原ELISA—间接法检测。结果表明,3组标本血清相应抗原检出率分别为:肺癌  相似文献   
194.
目的: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肽复合物修饰树突状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治疗胰腺癌的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低渗裂解,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柱及ADP—Agarose亲和层析柱,从小鼠胰腺癌(MPC83)瘤块中纯化HSP70多肽复合物;纯化出的70KD蛋白修饰小鼠骨髓来源诱导树突细胞(DC)并制备树突细胞HSP70多肽肿瘤疫苗,MTT法检测修饰后DC增殖活性;用修饰后DC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MTT法检测激活淋巴细胞在不同效靶比下对MPC83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获得较高纯度分子量为70kD左右的蛋白质;50~100ng HSP70多肽复合物可修饰10^4树突细胞,每克瘤块能获取HSP70多肽复合物约100μg;来自MPC83细胞瘤块HSP70多肽复合物激活的淋巴细胞能特异性杀伤MPC83细胞。结论:采用低压亲和层析柱可从胰腺癌瘤块中获得较高纯度HSP70多肽复合物,HSP多肽复合物DC疫苗用于胰腺癌细胞免疫治疗能获得体外杀伤效果,为临床胰腺癌生物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5.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 is an autosomal-dominantly inherited diseas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germline mutations in mismatch repair(MMR) genes and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subtype of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is accounting for 5%~15% of colorectal cancer. It' s focus research of colon cancer and hereditary tumor currentl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genetic etiopathogenisis and the prominent clinical pathology 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探讨miR-34a在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研究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作用及深入了解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34a在20例人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异并比较其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的表达差异;体外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miR-34a的模拟物(miR-34a mimic)和标记FAM(绿色荧光)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miR-NC)进入MDA-MB-231细胞,研究miR-34a对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凋亡和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miR-34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癌旁组织下调(P<0.01);在MDA-MB-231、MCF-7和MCF-10A中的表达呈依次增高的趋势(P<0.01);转染miR-34a mimic与转染miR-NC的MDA-MB-231相比,其增殖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P<0.01),凋亡增加(P<0.01),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G0期(P<0.01)。结论 miR-34a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MDA-MB-231及MCF-7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和MCF-10A中都明显下调;miR-34a能够抑制肿瘤细胞MDA-MB-231的增殖、侵袭迁移,增加细胞凋亡率,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miR-34a可能起到抑癌作用,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7.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无论是否施加干预,都难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目的:观察以猪自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复合脱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 方法:将培养至第3代的猪膝关节软骨细胞接种于小肠黏膜下层膜上,复合培养48 h,构建细胞-载体复合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膜上的生长情况。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见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基质层表面呈单层或复层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表面之间形成一条连续阳性表达条带;扫描电镜见软骨细胞在支架孔隙内贴壁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98.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于创伤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局部应用难以持久地发挥作用.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表达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基因学体外观察,于2009-03/08在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材料:日本大耳白兔1只,购于昆明医学院动物科.pCDNA3.1质粒为美国Invitrogen产品.方法:抽取兔髂前上棘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融合至培养瓶底80%时消化传代.参考GeneBank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DNA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电泳纯化后xhol I、BamH I双酶切回收凝胶,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DNA Vector质粒进行酶切、电泳和凝胶回收,连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NA与PcDNA Vector质粒,构建pCD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体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筛选稳定转染株.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所培养细胞表面抗原呈CD90,CD44阳性,CD45呈阴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源性细胞表面抗原CD34呈阴性,而相对特异性标记物CD44呈阳性.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的细胞裂解液中,在M_r 23 000处有一条明显阳性杂交带;而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蛋白未见阳性条带.结论:实验成功地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该目的基因可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99.
目的克隆大鼠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β亚基前体的全长序列,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NGF。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NGFβ亚基前体的全长序列,克隆入载体pMD18-T,转化大肠杆菌JM109,挑选白色菌落行酶切鉴定、PCR鉴定及序列分析;利用高保真Taq酶自重组质粒pMD 18-T/NGF中扩增目的基因NGF,将目的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行双酶切,T4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白色菌落行酶切鉴定。结果pMD 18-T/NGF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序列完全一致,pEGFP-NGF、行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BamHⅠ酶切,可见酶切片断与插入基因长度相符。结论成功从大鼠脑组织中克隆神经生长因子(NGF)β亚基前体的全长序列,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NGF,为从分子水平开展NGF转基因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0.
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大肠癌血管生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通过RNA干扰技术阻断大肠癌VEGF及其受体在大肠癌抗血管生成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