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438篇
内科学   38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679篇
预防医学   29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88篇
  3篇
中国医学   271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总结三维(3D)胸腔镜辅助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50例3D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三房心、无顶冠状窦综合征及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各1例,二尖瓣置换术28例(含再次手术1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成形术9例,左房黏液瘤切除术2例及左乳内动脉采集术+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采用Karl Storz 3D摄像系统、30°胸腔镜、高清3D显示屏及配套手术器械,股动静脉及经颈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3D图像引导下完成胸内操作.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其中因心包粘连中转正中开胸1例.平均手术时间(232.8 ±54.7)min,体外循环时间(128.0±42.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4.7 ± 25.1) min.平均ICU停留时间(30.4±22.0)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3.7±11.9)h.平均胸腔引流时间(3.34±1.91)天,平均住院时间(6.52±3.06)天.术后并发症11例(22%),包括术后出血4例,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3例,臂丛神经损伤1例,顽固性呃逆1例,轻度瓣周漏1例.与同期20例2D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对比,3D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3D胸腔镜辅助下心脏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82.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是严重瓣膜病变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之一。机械瓣膜因耐久性好、无需再次手术等优点而广泛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生物瓣膜因无需终身抗凝、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冲击着机械瓣的应用地位。然而,如何正确地选择人工瓣膜种类,尤其是对于55~65周岁的患者如何把握生物瓣的使用仍是困扰外科的一大难题,本文就如何理性选择人工瓣膜种类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3.
刘晓琳  茅益民 《肝脏》2014,(6):451-45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MS)在肝脏的表现,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伴或不伴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HCC)[1]。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的流行以及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改善使NAFLD成为慢性肝病(CLD)的主要原因。CLD 流行病学的这样一个转变使得临床医生在识别和治疗 NAFLD 方面多少有些困惑。另外,一些著名学会提出的越来越多的NAFLD诊断和治疗指南可能增加了临床实践中遵循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使用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评估其诊断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5年3月—2020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患者108例,选取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及心尖三腔心切面等,二维超声心动图重点观察二尖瓣形态、回声、瓣裂位置、长度及宽度,彩色多普勒观察反流束的起源及反流程度;常规测量左房、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ASE)推荐,使用Carpentier等提出的二尖瓣命名法对二尖瓣前叶裂进行分区定位。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前叶回声中断,呈“裂隙”状,彩色多普勒显示反流束起源于裂口处,是二尖瓣前叶裂的特征性表现;108例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其中A3区87例,A2区6例,A1区9例,两区以上共同瓣裂6例;合并二尖瓣重度反流12例,中-重度反流9例,中度反流12例,轻-中度反流60例,轻度反流15例;合并二尖瓣脱垂27例。以往曾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75例患者中,仅有极少数被怀疑为二尖瓣前叶裂。2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2例行瓣膜修补术或成形术,2例因术中监测仍存在较重的反流改为瓣膜置换术。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7例为完全性瓣裂,7例为部分性瓣裂。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超声均作出了准确的诊断。 结论 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发生率较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及其并发症,对选择治疗方案或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可塑性纤维桩核对上颌中切牙牙根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个离体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可塑性EverStick纤维桩核修复,B组用Co-Cr合金桩核修复,两组均分别采用0°,10°,20°,30°,40°的改向修复方式,核外部制作标准厚度金属冠。将试件底座固定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采用与牙根长轴成45°夹角的加载方式直至试件折裂。记录其折裂方式和折裂时最大负荷值。结果:A、B组之间最大负荷值有显著差异(P<0.05)。相同倾斜角度下最大负荷值A组>B组;A、B两组最大负荷值由0°~40°均逐渐递减,角度增大后纤维桩核组最大负荷值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组。折裂方式:A组主要为牙颈部折裂,B组主要为牙根纵折。结论:金属桩核与可塑性EverStick纤维桩核修复上颌前牙唇向倾斜牙时,桩核舌向倾斜在30°之内均能满足临床需求,与金属桩核相比可塑性EverStick纤维桩核可以有效的减少牙根纵折。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Micro CT在新生儿单侧完全性腭裂模型线距测量方面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随机选取10个新生儿单侧完全性腭裂石膏模型,设置标志点。用Micro CT对石膏模型进行三维数据采集、逆向工程软件重建,由2名检测者b、c独立进行2次(间隔1周)Micro CT模型测量,1名检测者a用游标卡尺对模型做相同线距测量2次(间隔1周)作为对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手工石膏测量者和Micro CT测量者组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用差值平均值、配对t检验、相对误差评估Micro CT模型测量值的信度和效度。结果:通过Micro CT扫描系统获得新生儿单侧完全性腭裂三维模型,模型形态清晰,范围完整。实验者a、b、c的组内ICC均大于0.99,呈高度一致性;Micro CT检测者自身和检测者之间线距最大差值平均数为0.052 mm;Micro CT组与石膏模型组线距测量最大差值平均数为0.361 mm,相对误差最大值1.97%,配对比较的数据P>0.05。结论:Micro CT能够用于获得精确的腭裂数字化三维模型,在测量模型线距方面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重度磨耗对大鼠三又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平均分为操作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只,实验组用人工逐次磨低大鼠牙冠高度的方法建立重度磨耗动物模型。各组分别于干预后3、7、14、21、28天处死5只动物,取出双侧三叉神经节,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三叉神经节中CGRP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操作对照组相比,实验组3天组和7天组的CGRP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5),14天组和21天组CGRP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所减少,但仍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8天组基本恢复正常(P〉0.05)。结论:重度磨耗可导致大鼠三叉神经节内CGRP表达的可逆性变化。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对大鼠咬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操作对照组,依据处死时间每组再平均分为3、10、30、60d的四个亚组.采用人为降低大鼠牙冠高度的方法降低实验组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处死后取深层咬肌检测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值改变.结果: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后大鼠咬肌组织的Na^+-K^+-ATPase活性有所降低,在实验第30d时活性下降明显,但在实验第60d时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已无显著性;Ca^2+--ATPase活性则显示出与Na^+-K^+-ATPase活性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可引起咬肌组织的能量代谢障碍,但随着低位咬合状态持续时间的延长,能量供应可得到恢复,过度的能量消耗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