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动脉病变与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股骨头内的病理变化,分析小动脉损伤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持发性ANFH患者的股骨头共34个,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脂肪、微血栓和弹力纤维染色方法,观察股骨头内各部位的坏死和修复及小动脉损伤情况。结果 34个股骨头从头内到支持带中均有动脉损伤,小动脉较为普遍,内膜破坏、中膜变性和平滑肌细胞变性坏死,动脉中还出现管壁上的或骨髓内的变性坏死组织,还可见到破碎的小动脉。结论 小动脉损伤是ANFH的重要病理变化,在ANFH发病和发展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踝部骨折的治疗及距骨生物力学观察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本组通过离体小腿标本,对距骨在踝部骨折中生物力学关系做简要观察,并对95例踝关节骨折治疗后的临床及X线加以分析。其中65例进行了随访,认为踝关节骨折不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复位内固定,均应注意距骨在踝穴内解剖关系,并注意下胫腓关节间隙距离。恢复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93.
从93年1月至97年1月共收治闭合性三踝骨折45例,其中手术36例,临床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1.9年。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参照齐氏疗效判定标准,优良率88.9%。作者认为三踝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对此型骨折的具体手术操作方法及内固定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94.
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自体中1/3骨-髌腱-骨(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9月-2000年10月对13例膝ACL损伤,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3-45岁。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中1/3B-PT-B重建ACL,挤压螺钉固定,治疗CAL损伤后关节不稳定,术前抽屉试验13例均为阳性,轴移试验4例阳性,Lachman试验7例阳性,术后获随访5-25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术后屉试验,轴移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转阴性。按照Bosaotta的术后临床指标评价方法,优9例,良3例,可1例,所有患者均感膝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自体中1/3B-PT-B重建ACL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5.
骨盆骨折是众多骨损伤中常见的一种。此种骨折的重要性并不在于骨折本身,主要在于它常合并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伤情危重,休克发生率高,诊治困难。现就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一浅析。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能性,为神经再生及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传至第5代,诱导前2h先用含1μg/L转化生长因子及2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以促进细胞分裂,然后用神经生长因子(NGF)作诱导剂,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中间丝蛋白(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特异性标志物。结果:诱导后2h,部分细胞的形态已发生改变,12h后大部分细胞不仅在形态上表现为神经元样特征,而目NF,NSE等特异性抗体呈阳性表达,而GFAP抗体表达呈阴性。结论:TGF-β和NGF能将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能性,为神经再生及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传至第5代,诱导前2h先用含1μg/L转化生长因子及2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以促进细胞分裂,然后用神经生长因子(NGF)作诱导剂,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中间丝蛋白(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特异性标志物。结果:诱导后2h,部分细胞的形态已发生改变,12h后大部分细胞不仅在形态上表现为神经元样特征,而目NF,NSE等特异性抗体呈阳性表达,而GFAP抗体表达呈阴性。结论:TGF-β和NGF能将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98.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使损伤轴突修复、再生和恢复脊髓部分神经功能成为可能,但神经膜细胞移植后轴突再生仅能在移植范围内生长,不能重新进入到正常脊髓组织内。少突胶质细胞对先迁移的轴突无方向诱导作用,不能形成轴突迁移的引导通道,从而导致轴突生长迁移“迷路”。胚胎神经干细胞替代损伤、死亡的神经元,重建神经元回路是有作用的,但考虑到伦理学、法律以及组织相容性和胚胎的来源,其临床应用目前还受到限制。嗅鞘细胞移植不仅可明显促进脊神经轴突的生长,而且脊髓还有良好的功能恢复。但嗅鞘细胞在活体上只能在嗅黏膜上获得,数量较少,而且成熟动物的嗅鞘细胞增殖能力有限。骨髓基质细胞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分离培养容易,且骨髓基质细胞易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可为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提供良好的载体。如果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转化移植成功,患者可以利用自身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Flavopiridol(FP)对人尤文肉瘤VH-64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FP对尤文肉瘤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FP作用于VH-64细胞株,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MTT法测定FP对VH-6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及DNA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caspase-8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TT实验显示,FP对VH-64细胞株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特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计数分析表明,FP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导致G0/G1期阻滞;免疫印迹检测显示,FP对bel-2及bax的表达无影响,但活性型caspase-8表达被上调。结论FP可诱导人尤文肉瘤VH-64细胞株凋亡,其作用不依赖于bcl-2/bax基因的变化,caspase-8路径的激活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0.
李旭  李岩  范广宇  梁庆威 《山东医药》2012,52(23):22-24
目的总结Salter改良法骨盆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疗效,从而提高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水平。方法采用Salter改良法骨盆截骨术治疗单侧先天性髋脱位40例,门诊复查,拍摄并收集髋关节正位像,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干角、前倾角、髋臼指数和CE角变化。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10年±13个月的随访。与非手术侧比较,颈干角、前倾角、髋臼指数以及CE角无显著差异。结论 Salter改良法骨盆截骨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