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582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91篇
  2篇
中国医学   339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Beagle犬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方法 取24只Beagle犬的红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1~10 mg/mL)、丙二醇溶液(2%~20%)共同孵育,观察24 h内红细胞的状态和溶血发生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溶血实验结果.结果 增大葛根素注射液浓度、延长与供试品(红细胞)反应时间(葛根素10 mg/mL,丙二醇浓度20%,反应时间24 h),24只Beagle犬红细胞的溶血发生率高达66.7%,而等浓度丙二醇对照溶液组的溶血发生率为1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与常规溶血试验方法相比,本研究中改进的溶血反应评价方法能够更准确检测出葛根素注射液所致的偶发性溶血反应,所致溶血反应主要由高浓度的葛根素所引起.  相似文献   
992.
中医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思维模式,"时空观"即是其中之一.时间方面大到一年四季,小到昼夜时辰;空间方面大到东、西、南、北地域的不同,小到个人的工作居住环境,这些因素随时会影响个体生命,中医先哲充分认识到了时空大格局对天地万物的影响,故<灵枢·岁露论>[1]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保命全形论>[2] 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从<内经>开始以至后世,历代医家对此都极为重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仅以个人浅见,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3.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3):148-15020世纪80年代,奥地利学者HenrichB等[1]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PhiX174噬菌体的裂解基因E克隆到含温度敏感元件的表达载体中,在温度敏感元件的调控下  相似文献   
994.
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漏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Dixon术的35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出现吻合口漏30例(8.4%),多发生在术后5~10 d,均经非手术综合性措施治疗后漏口愈合,愈合时间14~60 d,中位时间37 d.结论 术前一般状况调整、术中严密操作、正确的引流管放置与灌洗引流、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措施对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3例正常人肌组织中的HIF-1α、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及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灰度值较正常人均明显增加,MVD计数增加。增加最高的是胫后动脉(HIF-1α为932.5±545.2,VEGF为354.5±75.8,MVD为38.4±8.4),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小腿缺血肌肌间动脉、小腿缺血肌以及足坏死肌中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胫后动脉;在缺血血管壁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均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在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增加均与缺血程度无关联;HIF-1α、VEGF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结论:HIF-1α、VEGF在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和缺血肌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但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NIDDM)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4例不合并肥胖NIDDM的胃癌及壶腹周围癌患者接受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毕1式胃肠吻合8例(BI组);Whipple术组10例;全胃切除、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组6例。结果BI组手术前后血糖平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ipple组、全胃组术后1、2个月起血糖平均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I组5例术前应用胰岛素,2例术后胰岛素用量不变,2例增量,1例减量;whipple组6例术前应用胰岛素,2例术后停用胰岛素,4例减量;全胃组4例术前应用胰岛素,2例术后停用胰岛素,2例减量。结论全胃切除及Whipple术降低了不合并肥胖NIDDM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雷律治疗对不合并肥胖NIDDM的效果县肯定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法罗培南钠注射液的耐受性。方法将31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n=24,单次静脉滴注法罗培南钠200、400、800、1000和1200rag)和多次给药组(n=7,以400mgbid的剂量连续用药7d)。观察用药前后受试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和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单次给药后1、8及24h,受试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1名受试者发生与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症状,程度较轻,1d后自行恢复。多次给药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后第4天和第8天,受试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且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健康人体单次静脉滴注200~1200mg及多次静脉滴注400mg法罗培南钠是安全且可以耐受的,该药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盐酸椒苯酮胺(piperphentonamine hydrochloride,PPTA)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听功能保护作用及其对耳蜗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豚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第1组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第2组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切开颈前正中皮肤,分离出双侧椎动脉、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做其它处理),第3组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阻断双侧椎动脉及右侧颈总动脉建立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同时股静脉给予与PPTA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第4组为缺血再灌注实验组(手术造模成功后,再灌注同时静脉给予PPTA 10mg/kg)。测量实验前后各组动物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波Ⅲ反应阈。动物造模成功后24小时迅速断头取听泡,每组取4只扫描电镜下观察耳蜗结构、另外4只用透射电镜观察耳蜗结构。结果实验前4组动物ABR波Ⅲ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24h后第3组ABR波Ⅲ反应阈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第4组ABR波Ⅲ反应阈比第3组明显降低(P<0.05);扫描及透射电镜下可见第3组耳蜗外毛细胞纤毛倒伏、脱落,内毛细胞纤毛散乱,血管纹内皮细胞核固缩、边集,神经元可见脱髓鞘改变,而第4组的耳蜗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PPTA可以防止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毛细胞损伤缺失,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听力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长春地区人群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IgG抗体、胃蛋白酶原水平和胃癌发病的相关性,为胃癌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和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明确诊断的4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10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Hp IgG抗体、胃蛋白酶原Ⅰ(PGI)和Ⅱ(PGII)的水平,确定Hp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状况。以PGI≤82.3μg/L,同时PGI/PGII≤6.05作为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结果胃癌组与对照组相比,Hp感染阳性率明显增高(69.1%vs.52.4%,χ2=36.1,P<0.001)。胃癌组中血清PG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93.2vs.88.9μg/L,P<0.001),而PGII浓度显著升高(15.9vs.11.3μg/L,P<0.001),同时PGI/PGII比值明显降低(5.4vs.7.8,P<0.001)。胃癌组中患萎缩性胃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1.4%vs.10.4%,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均为胃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对象人群中Hp感染率,尤其是青年胃癌患者中Hp感染率仍然较高,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PGI相比,血清PGII浓度和PGI/PGII比值可能成为胃癌筛选的潜在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免疫化学放光法检测夜尿促性腺激素(Gn)检测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性早熟女童63例,其中中枢性性早熟(CPP)42例,非CPP 21例,均住院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激发试验。激发试验前留取夜间12 h尿作为自发性夜尿Gn标本,并计尿量;激发试验0 min与前夜间00:00血,分别作为自发性昼夜血Gn标本。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和尿中的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结果自发性夜尿LH含量与血LH峰值(PLH)的相关系数(r)为0.597(P〈0.001)。自发性昼夜血LH与PLH的r分别为0.514(P〈0.001)和0.423(P〈0.01)。自发性夜尿LH含量、自发性日间血LH和自发性夜间血LH的判断CPP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680和0.654。当自发性夜尿LH含量≥0.113 IU时,判断CP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90.5%。结论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的自发性夜间12h尿LH含量对女童CPP具有筛查价值,其临床价值可能优于自发性血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