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59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目的:探讨3种细胞因子单一、协同以及与化疗药物顺铂(DDP)的联合作用杀伤肝癌SMMC-7221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比色法)、检测与化疗药物DDP单独或联合应用组及药物作用的12h与24h的光密度值(OD),计算杀伤率,以台盼蓝拒染计算杀伤率对照。结果:单独应用3种细胞因子时,IFN—a、TNF—a对肝癌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毒作用,IL-2对肝癌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则细胞毒作用不明显。IFN—a、IL-2、TNF—a可以增强DDP的抑瘤作用,与DDP单独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a、IL-2、TNF-a联合作用具有协同作用,均与单一应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因子均可以增强顺铂(DDP)的抑瘤作用并与其作用的先后及时间具有依赖关系。结论:MTT比色法为临床肿瘤化疗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方法。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着不同的药敏谱。干扰素-a(IFN—a)、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2(IL-2)与DDP联合具有协同作用,为肝癌、宫颈癌病人化疗提供了理想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02.
目的:小鼠用氢化可的松灌胃制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经纳米中药治疗后,观察肠道菌群、细菌易位量的变化。方法:利用细菌定量的方法观察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及细菌易位量。结论:纳米中药对激素造成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减少细菌的易位,是良好的微生态调节剂。  相似文献   
303.
患儿女 ,10岁。因便血 2次 ,于 1998年 8月 7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5h内便血 2次 ,第 1次约 5ml,第 2次约2 0 0ml,伴间断腹疼 ,不吐。体检 :体温 36 .7℃ ,呼吸 2 2次 /分 ,脉搏 90次 /分 ,血压 10 5 / 6 6mmHg (1mmHg =0 .133kPa)。面色略苍白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腹软 ,无压疼 ,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8× 10 9/L ,血红蛋白88g/L。CT检查 :腹膜后、骶前混杂圆形占位病变 ,其大小为5 .2cm× 4.2cm× 6 .0cm。纤维镜检查 :距肛门 3cm处直肠前壁有 5cm× 5cm× 4cm肿物 ,有蒂较粗 ,肿物…  相似文献   
304.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最易为风热之邪侵袭;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清灵,易趋康复,用药宜轻,药味宜少,根据小儿这一生理的病理特点,选用桑菊饮之辛凉轻剂加减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麻疹、乳蛾、泄泻、紫癜、小儿水肿等疾病,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05.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最易为风热之邪侵袭;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清灵,易趋康复,用药宜轻,药味宜少,根据小儿这一生理的病理特点,选用桑菊饮之辛凉轻剂加减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麻疹、乳蛾、泄泻、紫癜、小儿水肿等疾病,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06.
<正>患儿女,7岁。因左上臂红色结节并进行性增大3年于2018年7月25日就诊于整形外科。患儿家长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患儿左上臂有红色皮疹,无痒、痛等不适。未经治疗。随着患儿年龄增长,红色结节逐渐增大、凸起。患儿既往体健,无过敏性病史,否认外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上臂可见红色结节,约10 mm×3 mm×8 mm,突出体表,  相似文献   
307.
吞咽困难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广泛而多样,但大多疗法都有操作复杂或有不良反应等局限。针刺疗法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显著,已成为临床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颇受认可。本文回顾近年来针灸治疗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从常规针法(头针、舌针、项针、眼针、芒针)、特殊针法(醒脑开窍法、通督调神法)、联合针法(经颅磁联合针刺疗法、针药联合)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发现针刺治疗可以重建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受损的反射弧重新恢复建立,使其痿废的肌肉重新收缩,并改善病变区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缩小水肿半暗区带,修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308.
病例55 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6年前患者因尿频、排便费力、大便变扁等症状,于外院检查发现下腹部肿块。经手术切除后,肿块再次生长压迫膀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