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儿肝脏胚胎性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 ,9岁。间断腹痛 3~ 4d ,无意中发现腹部肿物半天 ,于 1999年 5月 2 8日入院。入院前 10日患儿出现尿黄、体重减轻 3.0~ 3 .5kg。否认肝炎史。体检 :皮肤巩膜无黄染。上腹部膨隆 ,可见突起肿物约 12cm× 10cm× 2cm大小 ,肝上缘位于第 6肋 ,肝下缘平脐 ,质硬 ,边缘锐利 ,其上可及 3cm× 3cm× 2cm大小质硬结节 ,肝脏触痛 ( ) ,脾 (- )。B超及CT均报告 :肝内实质性肿物。血甲胎蛋白阴性。临床诊断 :肝脏肿物 ;肝母细胞瘤 ?术中探查 :肝左叶及肝右叶1/2范围均被一巨大肝脏肿物占据 ,上达肝脏膈面 ,下至脐水平 ,肿…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4 d.因联体畸形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体检:体重共3 kg.正常侧婴儿无明显外部畸形,其胸骨柄的下方剑突部至脐的上方有一畸形体与之相连(图1).畸形体(寄生体)仅有四肢、腹部、臀部、男性外生殖器,有尿从阴茎自主排出.寄生体与正常侧婴儿相连接处,长12.0 cm,宽5.5 cm,周长30.0 cm,连接处两腹腔相通.寄生体四肢无自主运动,对刺激无反应,能做被动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4 d.因联体畸形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体检:体重共3 kg.正常侧婴儿无明显外部畸形,其胸骨柄的下方剑突部至脐的上方有一畸形体与之相连(图1).畸形体(寄生体)仅有四肢、腹部、臀部、男性外生殖器,有尿从阴茎自主排出.寄生体与正常侧婴儿相连接处,长12.0 cm,宽5.5 cm,周长30.0 cm,连接处两腹腔相通.寄生体四肢无自主运动,对刺激无反应,能做被动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4 d.因联体畸形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体检:体重共3 kg.正常侧婴儿无明显外部畸形,其胸骨柄的下方剑突部至脐的上方有一畸形体与之相连(图1).畸形体(寄生体)仅有四肢、腹部、臀部、男性外生殖器,有尿从阴茎自主排出.寄生体与正常侧婴儿相连接处,长12.0 cm,宽5.5 cm,周长30.0 cm,连接处两腹腔相通.寄生体四肢无自主运动,对刺激无反应,能做被动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4 d.因联体畸形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体检:体重共3 kg.正常侧婴儿无明显外部畸形,其胸骨柄的下方剑突部至脐的上方有一畸形体与之相连(图1).畸形体(寄生体)仅有四肢、腹部、臀部、男性外生殖器,有尿从阴茎自主排出.寄生体与正常侧婴儿相连接处,长12.0 cm,宽5.5 cm,周长30.0 cm,连接处两腹腔相通.寄生体四肢无自主运动,对刺激无反应,能做被动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6岁.因右肾上腺区肿物1年于2007年12月入院.既往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史,脾功能亢进,曾多次输血治疗.体检:体温36.3℃,呼吸16次/min,脉搏88次/min,血压13/7 kPa(1 KPa=7.5 mm Hg).神志清,反应可,皮肤苍黄,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肝右肋下6 cm,脾左肋下16 cm.  相似文献   
7.
胡晓丽  宋兰云  王学文  宁培儒 《天津医药》2003,31(3):164-165,F003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诊断先天性巨结肠(HD)的价值。方法:对41例临床疑似HD病人行肠黏膜活检,采用NSE和S-100蛋白免疫组化链酶卵白素(SP)法染色。结果:神经节细胞对NSE呈强阳性反应,阳性细胞呈深棕色,而雪旺细胞和周围胶质细胞对NSE呈弱阳性反应。神经节细胞对S-100蛋白呈阴性反应,雪旺细胞和胶质细胞对S-100蛋白呈强阳性反应。这两种抗体染色结果相互对照,使神经节细胞极易辨认。41例病人中35例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全部经手术后全层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符合率100%。其余6例诊断为其他肠道疾病,后经临床观察和药物治疗证实不是先天性巨结肠。结论:NSE和S-100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对确诊先天性巨结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儿先天性中胚层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由Bolande等[1]于1967年首次报道并描述组织结构。国内对本病的系统报道较少。以往把此病归为肾母细胞瘤,但两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截然不同。笔者通过复查我科45年来的存档切片,发现以往诊断的7例肾母细胞瘤应修正诊断为中胚层肾瘤,近两年来又确诊2例。笔者回顾分析了上述9例CM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4 d.因联体畸形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体检:体重共3 kg.正常侧婴儿无明显外部畸形,其胸骨柄的下方剑突部至脐的上方有一畸形体与之相连(图1).畸形体(寄生体)仅有四肢、腹部、臀部、男性外生殖器,有尿从阴茎自主排出.寄生体与正常侧婴儿相连接处,长12.0 cm,宽5.5 cm,周长30.0 cm,连接处两腹腔相通.寄生体四肢无自主运动,对刺激无反应,能做被动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4 d.因联体畸形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体检:体重共3 kg.正常侧婴儿无明显外部畸形,其胸骨柄的下方剑突部至脐的上方有一畸形体与之相连(图1).畸形体(寄生体)仅有四肢、腹部、臀部、男性外生殖器,有尿从阴茎自主排出.寄生体与正常侧婴儿相连接处,长12.0 cm,宽5.5 cm,周长30.0 cm,连接处两腹腔相通.寄生体四肢无自主运动,对刺激无反应,能做被动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