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6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380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517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1268篇
内科学   637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53篇
特种医学   4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802篇
综合类   2808篇
预防医学   1113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1324篇
  13篇
中国医学   850篇
肿瘤学   26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527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7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由Liedll在1872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HI既往多为病理检查时发现,目前随着CT和MRI的发展,临床诊断率已大大提高。现将我院1996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58例H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儿童频繁瞬目征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随机抽取148例门诊频繁瞬目征患儿,对其生活习惯、眼部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并进行病因分析及综合治疗。[结果]通过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去除谤因、调节心理和综合治疗措施,148例频繁瞬目征惠患儿经2周~5周的治疗,115例患儿治愈,28例好转,5例无效。[结论]频繁瞬目征与玩电脑、看电视及偏食有一定关系,针对性综合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小骨窗开颅组(25例)和微创组(25例)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残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残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临床观察和随访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多数情况下,微创术优于小骨窗开颅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为了解烧伤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利用VITEK-AM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2005株细菌包括19个菌属中的63个菌种。铜绿假单胞菌为各种菌属之首,分离率达38.86%,每年分离率有所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第二,分离率达14.92%,且有不断上升趋势。结论 烧伤感染中以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8种细菌为主。对G^-杆菌引起的烧伤严重全身性感染第三代头孢菌素及亚胺培南应作为首选药物,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复合制剂药物应在明确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指导性应用,万古霉素应作为治疗烧伤严重全身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5.
抗氧化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起因均与自由基有关。人体由于受到外源辐射、体内酶促或非酶促反应与一些有毒药物及毒物侵害都会产生自由基,适量的自由基可显示出独特的生理作用,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生物体内过剩的自由基可损伤生物大分子脂肪、蛋白质、核酸分子,生成丙二醛等有害物质,影响生物膜功能或破坏蛋白质构象,引起机体损伤变性,产生生理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6.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误诊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斌  张珂 《山东医药》2007,47(31):120-120
肺炎支原体(MP)肺炎症状体征多样,病情易变,早期极易误诊。现将2003年1月-2005年12月62例误诊MP肺炎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7.
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nucleoplasty,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N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间隙分为两组:单间隙组(A组)34例,多间隙组(B组)30例。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评分标准(17分制并计算改善率),颈椎稳定性评价采用Katsumi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结果:随访6~24个月,A组平均14.1±3.7个月,B组平均13.9±3.8个月,A组术前JOA评分为9.19±2.64分,术后为14.37±1.42分,改善率为66.3%;B组术前JOA评分为8.89±2.31分,术后为14.33±1.28分,改善率为67.1%,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肥胖与结石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1997年住院手术确诊为结石病的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是否吃早餐。对调查表进行多因素logstic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我们调查了我院102例结石病患者和101名正常人发现肥胖、女性、不经常吃早餐、饮用高硬度的水均是结石病的危险因紊,对那些长时间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患结石病,(相对危险度OR〉40.139)。结论我们建议今后应注意膳食营养的均衡,保持标准体重,饮用卫生水。  相似文献   
29.
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自杀特征具有独特性。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精神病学等各方面密切相关。自杀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我们要提高意识,认识到自杀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藏药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中的苷类成分。方法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抱茎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Ⅰ)、异荭草苷(isoorlentin,Ⅱ)、当药黄素(swertisin,Ⅲ)、当药醇苷(swertianolin,Ⅳ)、1-羟基-3,5-二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Ⅴ)、1-羟基一3,7,8-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葡萄糖(Ⅵ)、1-羟基-2,3,5-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Ⅶ)、5-醛基1-异色满酮(Ⅶ)、獐牙菜苦苷(swartiamarin,Ⅸ)、龙胆苦苷(gentipicroside,Ⅹ)和獐牙菜苷(sweroside,Ⅺ)。结论 化合物Ⅵ~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Ⅶ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