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12.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社区高危妊娠的发生情况及不同文化程度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妊娠结局的差异,为指导孕产妇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2018年860名孕产妇信息,以文化程度分为3组,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对高危妊娠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860名孕产妇中低学历组、中等学历组、高学历组孕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67.65%、55.97%、58.25%;χ^(2)=4.16,P=0.125)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7.45%、26.75%、23.11%,χ^(2)=1.67,P=0.434)无显著差异。505名高危妊娠孕产妇中,低、中、高学历组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孕次、高危妊娠因素种数、胎盘植入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低体重儿发生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2,P<0.01;F=5.10,P=0.006;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3;χ^(2)=6.87,P=0.032;χ^(2)=7.81,P=0.02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高危妊娠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OR=0.70,95%CI:0.52~0.93)、胎儿不良结局(OR=0.73,95%CI:0.55~0.99)、流产(OR=0.59,95%CI:0.38~0.91)、低体重儿(OR=0.42,95%CI:0.22~0.81)的风险降低。结论不同文化程度的高危妊娠孕产妇的高危妊娠影响因素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危妊娠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正>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对49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进行PICC置管99例,其中男31例,女68例,年龄20~79岁,平均47.3岁。上下颌骨恶性肿瘤12例,舌癌2例,腭部恶性肿瘤3例,乳腺癌46例,淋巴瘤15例,胃癌11例,肺癌5例,肠癌5例。选择贵要静脉穿刺75例,肘正中静脉16例,头静脉8例。留置时间27~229d。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8年就正式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在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经济水平迅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健康所持有的观点以及对身体保健模式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也逐步"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变革,特别是现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迅速, 正逐步与世界接轨,从国情出发正着手多种形式的改革和尝试,比如"温馨病房""母婴同室", 而随着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增多,医疗保健工作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已是当务之急, 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起有疾就医,防患于未然显然更具有前瞻性及安全性, 但是由于社区护理工作是将家庭作为单位的、将街道看作为区域范围,所以其护理工作也开始具有了一些之前所没有的特征,比如群众性、突发性,多层次、多学科性、社会性、微利性以及工作相对比较独立等,同时也对医疗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此对社区妇幼保健的主要特点及在此过程中护士所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简要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围术期血常规、电解质及体重变化,探讨颌面外科病人手术后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方法]对在头颈肿瘤外科住院的227例病人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手术分级、职业、年龄、住院时间、诊断等病人手术前后血常规、电解质及体重变化的差异。[结果]病人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均低于术前,白细胞数量术后均高于术前;四级手术病人,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下降幅度以及术后白细胞增加的幅度均明显高于二级、三级手术病人;227例病人中80例进行了手术前后电解质化验,术后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的浓度明显降低;60岁以上年龄组电解质浓度术前术后差值最大;病人体重术后均低于术前,四级手术与住院时间21d,术前、术后差值最高。[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能够引起病人出现血常规、电解质、体重等方面的变化,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手术后营养、饮食、基础与专科护理,防止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胡志萍 《药品评价》2012,9(12):42-43
秘作为晚期癌症疼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约90~100%,某些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往往还可能与便秘有关,通畅大便则可能缓解这些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1]。便秘不仅出现在应用阿片类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的临床表现以及生殖内分泌和糖脂代谢特点。方法:选择连续就诊的1 212 PCOS患者,检测双侧卵巢窦前卵泡数、血清性激素、血脂水平,并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Ins)检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葡萄糖(Glu)和Ins曲线下面积等参数。根据血糖水平将PCOS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混合型糖耐量受损(CGI)组及糖尿病(T2DM)组,比较各组PCOS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PCOS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为35.3%(428/1 212),其中10.3%(125/1 212)为IFG,18.5%(224/1 212)为IGT,6.5%(79/1 212)为CGI,糖尿病发生率为5.9%(71/1 212)。随着糖代谢紊乱的加重,BMI明显上升,多囊卵巢(PCO)表现的比例有所减少,雄激素水平下降,LH/FSH比值逐渐下降。在IGT组、CGI组和T2DM组,随着糖代谢状态的恶化,各时相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糖负荷后2 h的Ins分泌较糖负荷后1 h明显增加,但在IFG组不明显,且其InsAUC和GluAUC较NGT组无统计学差异;各组的血脂水平逐渐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逐渐下降,但IFG组血脂较NGT组无升高(P0.05)。结论:PCOS患者糖代谢紊乱与脂代谢异常明显相关;雄激素异常水平与糖代谢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白龙灵沙汤对荷S180瘤小鼠血管的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小鼠右腋部皮下接种制作S180瘤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参芪片、白龙灵沙汤高、中、低剂量灌胃,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S180瘤的抑瘤率及对S180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等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白龙灵沙汤对S180瘤具有较好抑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白龙灵沙汤和参芪片均能抑制S180瘤组织的MVD,且白龙灵沙汤呈剂量依赖关系;白龙灵沙汤对S180瘤组织中VEGF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白龙灵沙汤有抗肿瘤生长的作用,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MVD,抑制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术后不同时段生存质量、肩颈功能、焦虑、疼痛变化情况,探讨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建立康复训练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采用华盛顿大学生生存质量问卷(UW-QOL)、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及WHO疼痛分级标准4个量表,分别于病人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定,分析病人不同时段生存质量得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各时间点生存质量、肩颈功能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生存质量单项条目中,语言、肩功能、活力、外貌评分比术前下降明显,性别、切口愈合等级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颈淋巴清扫术病人各时间点的肩颈功能评分均低于未进行颈淋巴清扫术的病人;术后1周病人疼痛评分及焦虑发生率最高;不同时点生活质量变化与肩颈功能、疼痛、焦虑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对肿瘤病人进行手术方案选择时,不仅要考虑手术治愈率,更要兼顾病人功能的修复与重建,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龙灵沙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化疗方案(GEM1000mg/m2 于第1,8d,静滴;DDP60mg/m2分3~5d,静滴),21d为1周期,治疗组32例白龙灵沙汤(白英、龙葵各30g,灵芝10g,沙参15g;热盛阴虚加生地15g,玉竹15g,炒黄芩10g;气阴两虚加太子参30g,天麦冬各10g,五味子6g;脾虚痰浊加生半夏、陈皮各10g,茯苓18g;气滞血瘀加赤芍15g,王不留行15g,丹参12g;痰中带血加炒白7210g,仙鹤草20g;胸闷憋气加瓜蒌皮15g,桔梗10g,枳壳15g,杏仁10g;胸腔积液加葶苈子、赤小豆各3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化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证候积分、行为状况评分、外周血象、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CR0例,PR15例,NC14例,PD3例,CR+PR46.88%。对照组CR0例,PR9例,NC13例,PD6例,CR+PR32.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证候积分改善、行为状况评分、白细胞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龙灵沙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