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军人门诊就诊患者心理焦虑情况,为更好地为兵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3名急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女性患者的焦虑心理程度(43.000±8.186)较男性患者(39.089±7.251)重,慢性病患者的焦虑程度(42.601±7.515)较急性病患者(35.238±6.183)重,老年患者的焦虑程度(48.011±4.935)较中年(44.610±4.443)、青年(35.805±6.313)患者重,均P〈0.01。结论军入门诊就诊人员焦虑心理不突出,但不同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的就诊人员焦虑心理程度有差异。应注重军队就诊人员,特别是老年及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2.
目的:调查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我院门诊2008年门诊处方共13356张,统计分析每种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类型。结果:我院门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为6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征不明确;联合用药不当;选药不当;重复用药;用药疗程不合理。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措施,可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 3β)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发挥脑复苏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浅低温组(Ⅲ组)、硫氢化钠(NaHS)组(Ⅳ组)、浅低温+NaHS组(Ⅴ组)。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 min再灌注即刻Ⅳ组和Ⅴ组腹腔注射14μmol/kg NaHS,Ⅲ组和Ⅴ组行体表降温至肛温32~33℃。6 h后断头取海马,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H2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NR2A、NR2B、p-Akt及p-GSK 3β的表达,每组分别取4只于再灌注24 h取脑行Tunel染色观察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组织H2S含量均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Ⅳ和Ⅴ组H2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NR2A、NR2B的表达、凋亡指数(AI)均增高(P<0.05),且Ⅱ和Ⅲ组NR2A/NR2B<1,Ⅰ、Ⅳ和Ⅴ组NR2A/NR2B>1;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AI降低(P<0.05);与Ⅲ和Ⅳ组相比,Ⅴ组海马p-GSK 3β的表达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Ⅴ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H2S复合浅低温可能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内的NMDARs,进而激活其下游促存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锥体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复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正0引言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其术后复发率较高,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为30%~50%,甚至高达80%[1]。过去人们多将目光集中在如何降低手术后复发率的研究上,而对术后角膜屈光状态的研究较少。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到手术后视力和屈光度均有明显改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减少或消除输液中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分析药物配制、输注过程中安全隐患相关因素。结果:据此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结论: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术,严格规范地执行护理操作流程,加强输液中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注射。  相似文献   
37.
合理用药是从管理和使用的角度,以现代的、系统的、综合的医学和药学知识为指导,使药物的应用符合安全、有效、及时、方便和经济的要求。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与耐药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解临床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依托处方自动筛选系统(PASS)对医院内不安全注射行为进行干预的意义。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法,考察药师应用PASS对“医嘱条”进行审核和干预,以及药师在操作现场对“医嘱条”护士执行情况即“医嘱执行”进行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按预设条件,共筛选出“不安全注射”医嘱条152条,53种,“不安全注射”医嘱执行86条,22种。干预后组共筛选出“不安全注射”医嘱条31条,26种,“不安全注射”医嘱执行23条,19种。结论临床药师依托处方自动筛选系统对医院内不安全注射行为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临床不安全注射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明确RRS1(核糖体合成调节因子1)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GEO数据库明确RRS1在cSCC与正常皮肤中表达的差异。慢病毒感染法建立RRS1敲低的cSCC细胞系SCL-1细胞。MTT实验、Celigo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研究RRS1敲低后SCL-1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性的变化。QRT-PCR法检测增殖、转移和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结果:RRS1在cSCC细胞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皮肤,RRS1敲低后SCL-1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性均降低。RRS1敲低后,增殖相关基因FGF2,AREG,cyclin E1显著降低。转移和侵袭相关基因VIM,CXCL1,CXCL3,CXCL8,MMP1表达显著降低。 结论:RRS1可能参与了cSCC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过程。  相似文献   
40.
摘要:目的:对PCR法直接检测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基因mecA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方法:用经细菌表型鉴定的70株临床标本分离株进行方法学评估,其中MRSA 22株,非MRSA 48株,检测其最低检测限、重复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对269份临床标本,包括67份痰液、82份血液、68份尿液以及52份无菌体液进行PCR检测和细菌表型鉴定,分析结果符合率。 结果:PCR法的最低检测限为5×104 CFU/mL;菌数5×106和5×104 CFU/mL标本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0.81%、0.94%,批间CV为1.48%、2.03%;检测经表型鉴定的菌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痰液标本PCR检测和细菌表型鉴定符合率为98%,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标本均为100%。 结论:PCR法检测mecA耐药基因,方便、快速且最低检测下限和重复性等性能指标均比较理想,与表型鉴定符合率较高,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