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6篇
  3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目的:探究新型EF24类IKKβ激酶抑制剂H18的体外抗胃癌活性。方法:利用分子对接模拟H18与IKKβ的结合模式;利用MTT实验检测H18对胃癌细胞BGC-823抑制生长的作用;集落克隆实验检测H18对BGC-823增殖的影响;利用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实验分析H18对胃癌细胞BGC-823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H18可与IKKβ的变构位点结合;H18对BGC-823细胞72 h IC50为(1.7±0.3)μmol/L;与IKK抑制剂BMS-345541相比,H18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而对凋亡无明显影响;H18可对胃癌细胞NF-κB信号通路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H18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胃癌活性,是一种具有研发前景的IKKβ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比较分析非标准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连续纳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自2007年初-2015年底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阿替普酶使用剂量,分为非标准剂量组(0.521~0.833 mg/kg)和标准剂量组(0.9 mg/kg),比较分析两剂量组溶栓24 h后颅内出血率、死亡率及90 d mRS评分情况。结果溶栓前mRS评分均为0分,其中非标准剂量组48例(0.521~0.833 mg/kg,中位数为0.7245 mg/kg);标准剂量组51例(0.9 mg/kg)。两剂量组溶栓前NIHSS评分中位数均为13分,发病到溶栓时间的均值分别为200.75 min和197.53 min。校正基线变量差异后,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8.33%vs 5.88%,P=0.727),死亡率(6.25%vs 9.8%,P=0.796),90 d患者生活自理比例(64.58%vs 64.71%,P=0.641)及获得良好预后比例(56.25%vs 49.02%,P=0.645)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具有与标准剂量相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于中国人群,阿替普酶最佳剂量可能处于0.6~0.9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评估侧枝循环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压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压梗死患者39例,依据溶栓前ASPECTS评分分为侧枝良好组及侧枝不良组,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及溶栓后90 d的预后差异; 再以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侧枝良好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更低、ONT(onset to needle time)更短,则预后更好。Logistec回归分析显示ASPECTS评分是评估预后是否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OR:39.395,95%CI=1.336~1161.514,P=0.033)。结论 ASPECTS可准确评估侧枝循环,对静脉溶栓有明确的指导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兔严重烫伤早期血脑屏障改变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兔严重烫伤(50%Ⅲ度)早期血脑屏障开放的最早时间、部位及特征。方法雄性大白兔42只,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烫伤后1、2、2.5、3、4小时组),烫伤组均制成50%Ⅲ度烫伤模型。采用^125I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125I-BSA)作为示踪剂,并与各组电镜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125I-BSA的在体实验证实,烫伤后2.5小时双侧前叶、小脑的比放射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电镜结果表明烫伤后2小时,双侧小脑、前叶皮质部分毛细血管周围出现水肿。结论兔50%,Ⅲ度烫伤后2小时,双侧前叶和小脑处血脑屏障出现开放;烫伤后3~4小时,脑组织出现弥漫性血脑屏障开放。^125I-BSA测定微血管通透性灵敏度高,可精确地定量分析,全面、确切地反映早期血脑屏障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了解并掌握克拉玛依地区蝇类的种群密度及其带菌情况,为预防控制蝇类的危害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 蝇类密度调查采用捕蝇笼法;将捕获蝇类用乙醚麻醉后计数鉴定,体表携带菌的定性定量检测通过转化为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检测方法(GB/T 4789- 2003),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测.结果 克拉玛依地区的蝇类平均密度为9.6只/笼,优势种群为家蝇属,占总捕获数的57.0%,绿蝇属占30.9%,麻蝇属占9.1%.蝇类体表的平均菌落总数为4.3×105 CFU/只,酵母和霉菌为1.2×105 CFU/只,总大肠菌群为973 MPN/只,总大肠菌群占总菌落的0.177%.结论 克拉玛依地区蝇类密度较低,但其体表携带大量微生物,包括多种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6.
沙棘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胡颓子科植物沙棘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60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46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Z-7-十六酸(40.72%),棕榈酸(38.79%)及肉豆蔻酸(3.12%)。结论:本研究为沙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背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行为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多种,但仍在探索优化中。 目的:探索通过截断双侧阴部神经及支配髂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的盆底神经肌友,建立稳定的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的方法。 方法:6周龄SD雌性大鼠18只,体质量(199.44±8.41) g。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各6只。对模型组大鼠作双侧阴部神经及盆底神经肌支截断,假手术组分离暴露上述神经但不作截断,正常组大鼠不作特殊处理。术后2周测定3组大鼠的漏尿点压力。压力测定后取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的膀胱颈尿道交界部的横截面作组织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假手术组1只大鼠于术后1周死亡。余大鼠皆存活并顺利测定漏尿点压力。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漏尿点压力下降约33%(P < 0.05),而假手术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平均漏尿点压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组织学检查显示,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尿道横纹肌排列疏松,而肌纤维也出现一定的萎缩。提示截断双侧阴部神经及盆底神经肌支可建立较为稳定的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8.
涂燕玲  胡俊 《中外医疗》2010,29(8):86-86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并探讨治疗措施。方法收集40例恶性肿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机制进行分类。结果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低钠血症,多为混合类型。结论应全面分析患者病因,特别是病因较复杂的低钠血症,应寻求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体外血脑屏障氧糖剥夺模型中对神经细胞的影响,探讨rt—PA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Transwell培养小室为支架,构成以人血管上皮细胞为基础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利用厌氧培养箱及无糖培养液,建立体外缺血缺氧模型;在体外缺血缺氧模型基础上,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神经细胞,并在缺血缺氧条件下,使用MTT法进行检测不同剂量rt—PA对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分别在氧糖剥夺实验(OGD)及非0GD条件下,在不同rt—PA药物的浓度作用下,低浓度(0.3125ug/mL)对非0GD条件下神经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OGD条件下,低浓度(0.625ug/mL,0.3125gg/mL)对神经细胞同样具有保护作用。结论rt—PA可能对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存在保护作用,并与rt—PA的剂量相关,在0GD条件下,低剂量rt—PA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除1例出现支架移位外,均一7欠支架置入成功,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及感染得到缓解。结论食管支架操作安全,是中晚期食管癌姑息性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