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足跟部是人体的负重区。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常常是外伤、跟骨骨髓炎或足跟部肿块切除后的结果,必须加以整复。笔者对4例跟骨外露患者,行带血管神经蒂的Mu外展岛状肌皮瓣转移修复术,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少儿寰枢椎不稳后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63例15岁以下少儿寰枢椎不稳施行钛缆内固定装置或钢丝内固定系统并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其中钢丝固定31例,钛缆固定32例.结果 2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1个月.31例钢丝固定中钢丝断裂4例,钢丝松脱2例,25例获骨性融合;32例钛缆固定中钛缆松脱1例,31例获骨性融合,未发生钛缆断裂、脊髓损伤等其他并发症.在术后平均骨性融合时间,2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骨性融合病例数,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儿寰枢椎不稳的后路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钛缆内固定系统与钢丝内固定相比较具有手术操作安全、简单、植入方便、内固定坚强牢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3.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35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结肠癌致肠梗阻治疗经验。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35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35例病人Ⅰ期右半结肠切除7例,Ⅰ期横结肠癌切除1例,Ⅰ期左半结肠癌切除12例,Ⅱ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3例,肿瘤无法切除,仅行回结肠吻合术1例,单纯造瘘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围手术期死亡率2.8%。结论:选择合适病例、手术时机及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Ⅰ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将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实验组(n=60).实验组于手术后24 h开始进食瑞素肠内营养液,能量计算25kCal/(kg·d),对照组采用静脉营养;术后72 h、96 h、120 h取病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膝周骨折的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组膝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进行全程康复指导,对照组23例患者未进行全程康复指导.于术后6月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结果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 于术后6月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观察组优39例,良19例,可1例,差0例;对照组中优2例,良8例,可7例,差6例.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膝周骨折患者的康复指导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和保存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双肌蒂髂骨瓣空心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双肌蒂髂骨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1例。结果 31例随访时间3~8年,骨折全部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5~100分,平均90.2分。结论双肌蒂髂骨瓣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的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45例与开腹结肠癌手术3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情况.及术后的住院时间、需要止痛的时间、可以进食的时间、1年生存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需要止痛的时间、可以进食的时间分别为(162.4±10.5)m1、(9.70±1.68)d、(1.4±O.4)d、(2.3±0.5)d,对照组分别为(196.5±45.2)ml、(12.98±1.54)d、(2.8±0.5)d、(4.0±l.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切缘阳性率、1年生存率方面,实验组分别为(165.4±10.5)min、(10±2)枚、0%、100%,而对照组为(163.5±11.4)rain、(10+2)枚、0、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治疗结肠癌方面比较起来,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近5年来行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5例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确诊为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患者治疗上严格卧床,早期静脉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并适量给予少量激素。如症状较重,除有腰背剧痛外,还伴有肌肉痉挛、抽搐及高热等症状,应尽早行病灶清除术。并且分析预防措施。结果5例椎间隙感染患者,占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0.7%。其中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1例。5例患者均治愈,在术后6~8周带腰围离床活动。随访8月~3.6年愈后良好。结论降低椎间隙感染发病率的关键在预防。一旦出现感染,应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30.
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0年6月~2006年1月采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37例44髋,并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手术时间(84.5±6.3 min),总出血量(558.4±46.5 ml),平均输血量(332.5±21.5 ml),术前Harris评分(37.2±12.5),术后Harris评分(90.5±11.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6.54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4~27.2月,平均12.6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应用效果令人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