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1.
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人类慢性B型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提示Hp与胃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关于Hp的致病机理还不是很清楚,现有的资料表明Hp分泌的毒素与其致病性有较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1988年,Leunk等发现不同来源的Hp菌株有  相似文献   
12.
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迄今为止,我国已发布了两次关于幽门螺杆菌(H.pylori)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第一次是1999年4月海南三亚会议提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意见》——海南共识,该共识于2000年发表:第二次是2003年10月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的《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桐城共识,于2004年发表。4年多来,我国对H.py- lori处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学术会议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3-5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参会代表400多人,参会论文178篇。大会邀请了国外专家DavidGraham及Azuma参会并做了精彩报告。会议投稿及发言论文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幽门螺杆菌(Hp)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手段的评价、临床根除治疗及对耐药菌株的处理、Hp与胃癌、Hp的免疫防治、Hp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的相互作用、Hp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很多内容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体现了我国Hp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与会代表的踊跃发言提问让众多参会人员感到了我国消化学届对Hp感染的关注及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自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 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全球各地差异甚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经济越落后、文化水平越低,Hp感染率越高。Hp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国外对正常人群的大量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Hp感染率随年龄上升的模式有两大类:第一类为儿童期易感型,儿童期为感染率剧增期,每年以3%~10%甚至更高的速度急剧上升,至10岁有40%~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捡测方法(Helicobacter pylori stool Antigen HpSA)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双抗体夹心法”对303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进行胃镜检查的患的粪便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捡测,以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染色和培养捡测Hp,以三项检查中至少两项阳性或Hp培养捡测阳性判定为Hp感染作为“金标准。结果:“金标准”诊断Hp感染阳性182例,阴性121例。“金标准”阳性的182例中176例HpSA检测阳性,阴性的121例中100例HpSA检测阴性,HpSA敏感度为96.7%(176/182),特异度为82.6%(100/121)。结论:HpSA检测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性高的非侵人性诊断Hp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幽门弯曲菌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治疗幽门弯曲菌(CP)感染主要是用抗菌药物或铋盐。在活体外,易感性研究结果表明,CP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其中有(1)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amoxicillin)、美洛西林(mezl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幽门螺杆菌是否应该根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关系目前是胃肠病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Hp在GERD病人中感染率平均在4 0 %左右[1] 。对于其根除的利与弊存在很大的争议 ,现将有关各方面的意见综述如下。一、支持对GERD病人根除Hp的依据从发病机制上 ,不适当的食管下端括约肌一过性松弛(transientloweresophagealsphincterrelaxations ,TLESR)是GERD发生的主要因素。H…  相似文献   
20.
重视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pylori,下称Hp)从发现至今已17年。Hp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一直是胃肠病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而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则是热点中的重点。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入Ⅰ类致癌因子,因而关于Hp与胃癌的研究也倍受人们关注。从基础到临床,从流行病学到致病机理,包括其分子机制的研究,都已在不断深入。然而,要真正揭示Hp的致癌机理为时尚早,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一、胃癌发生与Hp感染流行的截面研究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胃癌的发生与Hp的流行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①Hp感染率与胃癌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