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01.
<正>胃窦血管扩张症(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s,GAVE)是一种局限于胃窦部的血管异常,1953年由Rider首次描述[1],内镜表现为扩张的血管呈红色条纹状沿黏膜皱襞顶部向幽门集中,即条状胃窦血管扩张,因其外观类似西瓜皮上的条纹,故也称西瓜胃[2]。其临床表现长期消化道隐性出血,大便隐血持续阳性,可伴有黑便,病程隐匿,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由于长期  相似文献   
302.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数万名医护人员和辅助人员参与到COVID-19患者的救治。厚重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连续高强度的工作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工作人员在隔离病区晕倒事件时有发生,晕倒后的紧急处置直接关系伤者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参考国内外权威文献和指南制定了COVID-19隔离病区工作人员晕倒急救处置流程,以期为隔离病区工作人员晕倒的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3.
肖瑛华 《上海医药》2016,(23):28-31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黄体酮组和三酚酮组各60例,黄体酮组患者给予20 mg黄体酮治疗,三酚酮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40 mg间苯三酚治疗,采用新生儿阿氏评分法(Apgar)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孕酮水平,随访至分娩,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血清孕酮水平、不良反应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三酚酮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黄体酮组(P<0.05);黄体酮组和三酚酮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血清孕酮水平基本相同(P>0.05),但所有患者治疗后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黄体酮组和三酚酮组患者早产、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低体重儿、巨大儿、畸形儿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可有效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04.
垂体瘤占颅内各种肿瘤的9%~11%,垂体瘤向鞍上发展压迫视神经、视交叉甚至视束,可引起视野改变,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垂体瘤青壮年多发,但近年来发现,老年人的发病也较多见,发病率具有增高的趋势,但老年人因年龄问题引起相关的眼病导致视功能改变,从而忽视了垂体瘤引起的视功能减退,从而较之青年人更容易漏诊,误诊。因此,垂体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05.
国内学者认为黑木耳有治疗高血压病、血管硬化症的作用;国外亦报道黑木耳有抗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并提出这一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有对抗作用,脂蛋白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为探讨黑木耳是否还可影响脂质代谢,我们观察了黑木耳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脂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6.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8)、糖尿病模型组(DM,n=8)和胰岛素治疗组(DMA,n=8)。HE、Masson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肾组织中自噬及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DM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形甚至萎缩脱落,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及肾间质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qRT-PCR结果显示,与DM组比较,DMA组肾组织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1.06±0.42)vs(0.22±0.02)]和胶原I(Col I)mRNA[(18.03±8.42)vs(6.36±1.89)]表达下降(P0.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mRNA[(0.74±0.26)vs(1.35±0.61)]表达上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M组比较,DMA组肾组织中α-SMA[(0.06±0.02)vs(0.02±0.01)],Col I[(0.74±0.18)vs(0.22±0.12)]以及泛素结合蛋白(p62)[(0.7±0.1)vs(0.3±0.11)]表达减少(P0.05),Beclin1[(0.02±0.01)vs(0.05±0.01)]和自噬标记蛋白(LC3)[(0.02±0.01)vs(0.06±0.04)]表达增加(P0.05)。结论自噬相关蛋白可能有参与胰岛素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0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组分别设7 d、14 d两个时间点。HE、Masson、PAS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Wnt4和β-catenin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Wnt4、β-catenin、GSK-3β、p-GSK-3β、Ecadherin、α-SMA和CollagenⅠ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肾皮质Wnt4和β-catenin、p-GSK-3β、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CollagenⅠ沉积增多(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GSK-3β在各组大鼠肾组织表达无差异;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肾组织Wnt4、β-catenin、p-GSK-3β和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CollagenⅠ蛋白沉积显著减少(P<0.05),并伴有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而GSK-3β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促进了UUO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阿托伐他汀能改善肾脏纤维化病变,减轻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可能与其抑制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308.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繁育品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冬虫夏草繁育品对B1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其对B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黏附实验检测其对B16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B16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对B16细胞中MMP-2、MMP-9、Bax、Bcl-2、Cyclin D1、CDK2、CDK4、P21及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冬虫夏草繁育品能够将B16细胞阻滞在G1/S期,从而显著抑制B16细胞的增殖,并显著降低B16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可导致B16细胞MMP-9、MMP-2、Bcl-2、Cyclin D1、CDK2、CDK4、p-Akt蛋白表达减少和Bax、P2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冬虫夏草繁育品能显著抑制B16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MMPs家族蛋白及p-Akt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09.
目的 对湖北省36个流行县在"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期间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进行评估.方法 按照《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15796-2015)》和《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制定《湖北省县级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工作评估方案》,对达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地区开展资料审核、人畜病情调查、螺情调查、监测能力等方面的评...  相似文献   
310.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吉林省人间布鲁菌病新发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空间自相关情况,为制定或调整吉林省布鲁菌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Excel 2019软件,对2014—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吉林省人间布鲁菌病的流行趋势进行描述;应用ArcGIS 10.2和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和趋势分析。结果 2014—2021年吉林省共报告布鲁菌病10 786例,发病率在2014年最高为6.58/10万,2019年最低为4.09/10万;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白城市和松原市;时间主要集中在3—7月份,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79:1,年龄组发病率较高的是40~(11.62%),45~(17.48%),50~(18.17%),55~(12.37%)岁年龄组;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占比90.64%;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吉林省布病空间分布呈聚集性,且呈正相关,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白城市和松原市,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吉林市、白山市等地区;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人间布病呈从东向西升高,由南到北上升的趋势。结论 2014—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