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作者用超短波治愈子宫肌瘤术后并发膀胱麻痹1例。现介绍如下。患者41岁。子宫逐渐增大3年,伴左下腹间歇性疼痛2年,经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于1990年11月30日入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一周出现膀胱麻痹症状,扩约肌松弛伴腹痛、腹胀、尿量增多而无尿意感等症状。采用国产80型超短波治疗机治疗,波长  相似文献   
102.
我科自1990年以来用“电兴奋”和“音频”电疗治疗急性腰扭伤16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67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均由外科确诊后转来我科治疗。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Ⅰ组电兴奋疗法,Ⅱ组一音频电疗法。Ⅰ组92例,男58人,女34人。年龄<20岁7例,20~30岁25例,31~40岁19例,41~50岁23例,>50岁18例,病程<半天10例,1天25例,2~3天28例,4~5天16例,6~10天7例,11~14天2例,>15天4例。多数具有腰痛、弯腰功能障碍、腰肌压痛、腰肌紧张、腰前屈受限,后伸受限等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0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乙型肝炎是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的乙型肝炎防治形势严峻。卫生部发布的《2006~2010年全国乙型肝炎防治规划》显示,全国约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目前全国有现患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  相似文献   
104.
我院近三年来采用中药鸦胆子油乳剂为主配合手术治疗4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种包括胃癌7例,大肠癌10例,食道贲门癌7例,乳腺癌7例,肺癌6例,肝癌2例及胆管癌1例。给药方法为鸦胆子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 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苦参素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为观察组 ,选择 75例患者用甘利欣及 /或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作对照 ,共治疗 3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BsAg、HBeAg及HBVDNA阴转率均有显著差异 ,肝纤维化指标pⅢp、HA亦有明显差异。结论 :Ara-AMP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6.
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取息肉和即时缝合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安平  索运生  肖宏  陈先林  刘安  王征夏 《四川医学》2008,29(12):1628-1630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取息肉和即时缝合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132例患者在全麻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标准四戳孔,借助胆管镜、取石网、电热圈套器和斑马导丝处理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胆囊壁切口用2-0或3-0可吸收缝线连续扣锁缝合或问断8字缝合,取出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装入标本袋从剑突下孔或脐部孔取出。Winslow孔附近常规放置两根多孔腹腔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施行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117例和保胆取息肉即时缝合术15例,成功114例,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再生结石1例,胆管出血1例。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出液20—300ml/d,术后2~7d拔除。无中转开腹,无死亡。手术历时30—160min,平均约70min。术后住院3~10d。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确切的胆管镜检查和治疗,可靠的缝合胆囊壁切口,施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取息肉和即时缝合术可行、有效、安全。此方法可以保留有功能的胆囊。  相似文献   
107.
物理降温是临床处理高热患者的常用措施,往往有很好的辅助降温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目前有很多临床护理工作者将使用过的软包装液体输液袋制作成冰袋。一般方法常采用注射器注水:如500ml包装袋制作冰袋,需用50ml注射器注入8~10次,此方法费时费力,现将我们的新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8.
肖宏 《临床荟萃》2008,23(14):1002-1002
例1,男,35岁,因口渴多饮、多尿半个月,上腹痛2小时入院,既往无饮酒史。查体: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6,呼吸深大,意识模糊,嗜睡,腹软,剑下、左上腹压痛,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血糖36.47 mmol/L,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1 mmol/L,血钾2.91 mmol/L,血钠145.2mmol/L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免打结倒刺缝线运用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Ⅰ期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到该院就诊的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和Ⅰ期缝合术的患者共计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在术中采用倒刺缝线连续缝合胆总管切口。对照组36例在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连续扣锁缝合。术后比较两种缝合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胆漏发生率及术后胆漏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共计66人均成功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实验组在缝合时间、术中胆漏发生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缝合时间上少于对照组,在术中胆漏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在术后的胆漏发生情况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连续缝合胆总管切口与传统可吸收缝线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胆漏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LECT)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对乳头施行切开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结果 施行L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