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NHFTR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输血疗效。方法:对135例未用白细胞虑器受血者进行临床观察,用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结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发生率15.6%,血清HLA抗体阳性率51.8%,有反应组则达80.8%,并提示淋巴细胞毒反应强度指数SI值〉28%、HLA抗体效价〉8时,反应发生率增高。结论:结合动态研究表明,NHFTR与HLA抗体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分析成人EB病毒相关的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T/NK-LPD)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探讨成人EBV+T/NK-LPD早期诊断和临床预后。对2005年至2012年间在我院诊断的19例EBV+T/NK-LPD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男11例,女8例,中位年龄32岁(20-70岁);起病至确诊时间平均3.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持续不明原因发热、肝脾大、肝功能损害、间质性肺炎为常见首发表现;血细胞减少出现在18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具有β2-MG、LDH、TNF、IL-6水平升高及血EBV-DNA阳性(中位拷贝数>106);骨髓细胞形态表现为异常大颗粒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多或伴噬血现象;骨髓流式细胞检查易见CD5、CD7缺失的T/NK淋巴细胞;骨髓活检显示,10例患者可见异常淋巴细胞间质浸润,6例可见少量大细胞成灶性浸润;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异常细胞表达为CD3+CD56+NK细胞2例,CD3+CD8+T细胞11例,CD3+CD4+细胞3例;全部病例表达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和EBER;3例淋巴结活检病理主要为反应性增生。全部患者死于进行性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成人EBV+T/NK-LPD以发热和肝脾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EBV-DNA持续升高、EB病毒感染T/NK淋巴细胞组织浸润并有多器官进行性损伤的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多数预后不良,上述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成人EBV+T/NK-LPD的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3.
答:克隆也是所谓的核移植,即将供者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一个预先去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融合成含有供者遗传信息的全能细胞,后者进一步发育成囊胚。当囊胚内细胞取出到体外定向培养产生多能干细胞,这些细胞可进一步分化形成特定的专能干细胞,相应组织甚至器官,即所谓的组织克隆。如将囊胚种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将会得到与供体表现型与基因型完全一样的子代,即所谓的成体克隆。  相似文献   
14.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分析,探讨患者系统和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对CA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40例C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40例CA皮损中CD4^+和CD8^+细胞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外周血及皮损中CD8^+细胞百分率增加,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降低,且皮损中的尤为明显。结论:CA患者存在全身和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在CA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体对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红细胞转换术7例次,通过每次清除浓缩红细胞1000-1500ml,使患者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压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联合小剂量化疗,追踪观察1 ̄2年,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