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目的:探讨双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对照组,n=15)与采用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观察组,n=15)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操作用时、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并发症率高于对照组(P0.05),假体周围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同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术前需对手术适应证严格选择,以确保手术质量的同时,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单孔胸腔镜下肺手术(包括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 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常规胸外科处理组),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125例患者为研究组(术后胸外科联合康复科处理组),收集患者的手术数据、住院资料以及护理相关数据。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s,VAS)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  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72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能进一步减轻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花中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现代波谱学分析技术结合文献报道数据进行鉴定。对分离得到的9个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首先,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FRAP)法评价单体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然后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建立胡桃醌诱导氧化损伤应激模型,通过H2DCFDA荧光染色实验,评价化合物9对氧化应激条件下秀丽隐杆线虫生存能力及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此外,采用牛津杯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phyloccu sepidermidis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viae的活性筛选。结果从瑞香狼毒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香豆素-8-O-β-D-葡萄糖苷(1)、瑞香苷(2)、瑞香素(3)、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4)、东莨菪葶(5)、5,7-二甲氧基香豆素(6)、伞形花内酯(7)、白瑞香素(8)、双白瑞香素(9)、3-O-咖啡酰奎尼酸(10)和腺苷(11)。化合物1、6、8、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9活性显著。体内抗氧化活性实验证实化合物9(28μmol/L)能显著延长线虫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寿命(P<0.0001),且可显著降低线虫体内ROS水平(P<0.001),增强线虫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化合物9显示出一定的大肠杆菌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0 mg/mL。  相似文献   
44.
罗伟 《自我药疗》2014,(9):48-50
浩浩是个3岁的男孩,一天早晨起床,妈妈突然发现浩浩的裤子上面竟然有凝固的血块,顿时大吃一惊,以为孩子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连忙抱着浩浩赶到医院,后来经过医师的仔细检查,才发现浩浩是因为肛裂引起的出血,主要原因是浩浩经常性的便秘。浩浩妈妈说,最近一段时间,孩子老是三五天才拉一次大便,并且非常硬,就像我们说的羊屎粒一样,办法想了很多,像用开塞露、塞肥皂条等,尽管当时有点用,但是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时间久了还是老样子。  相似文献   
45.
罗伟 《家庭医学》2014,(1):55-55
一位小朋友,有天下午在家爬楼梯的时候因为意外踩空,导致右脚踝关节扭伤红肿、疼痛难忍,孩子父母马上用温毛巾对红肿部位进行了热敷,并且用红花油按摩,他们当时认为经过处理后,扭伤的部位应该就会慢慢的消肿和止疼,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却发现孩子受伤的踝关节肿得特别厉害,几乎是原来的一倍,疼痛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了,于是再也不敢怠慢,血马带孩子来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46.
罗伟 《家庭医学》2014,(3):26-27
宝宝的健康时刻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他平时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密切注意,只要被发现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家长们就会带着往医院跑,一直以来,家长们把医院当成了宝宝健康的庇护所。家长们的紧张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医院毕竟是一个细菌和病毒肆虐的场所,还是尽量少去为妙。其实,学会看看宝宝的小舌头,妈妈也可以大致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判断出某些疾病哦!  相似文献   
47.
罗伟 《家庭医学》2014,(3):31-32
铅是人体血液中所含有的众多微量元素中的一种,对我们的健康毫无益处,也就是说铅在人体中最理想的标准浓度为0,但是因为周围环境和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铅的污染。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中药、针刺、推拿联合治疗小儿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面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针刺、推拿配合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对照组19例给予口服强的松、利巴韦林喷雾。各治疗15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2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针刺、推拿治疗小儿面瘫疗效优于激素、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的影响.方法 腹腔内注射内毒素(10 mg/kg)复制脓毒症模型.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内毒素刺激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5 mg·kg-1·h-1)治疗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25 mg·kg-1·h-1)治疗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50 mg·kg-1·h-1)治疗组.在1、4、6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和呼吸氧爆发.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内毒素刺激后中性粒细胞的CD11b的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内毒素刺激组相比,使用氯胺酮治疗组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明显减少(P<0.01).结论 氯胺酮抑制内毒素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的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报道21世纪初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鼻咽癌的放疗现状及比较不同放疗技术对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根治性放疗的109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2002年UICC分期标准,Ⅰ、Ⅱ、Ⅲ、Ⅳa+Ⅳb期分别为63、439、358、233例.812例采用X线透视模拟定位常规设野放疗(CR),155例采用CT模拟定位常规设野放疗(CT-sim CR),69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57例采用调强放疗(IMRT).放疗鼻咽部中位剂量为70 Gy.结果 全组5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6.8%、95.3%和83.2%,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6.9%和77.9%.CR、CT-sim CR、3DCRT、IMRT组5年总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9%、83.5%、87.2%、86.6%(P=0.014)和84.5%、96.4%、91.0%、91.7%(P=0.006).3DCRT、IMRT组口干和张口困难发生率和程度较CR、CT-sim CR组明显减低(P=0.000和0.023).结论 采用CT模拟定位、3DCRT及IMRT技术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3DCRT和IMRT技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